标签:
杂谈 |
1,何为沙龙香水?
国内没有人对沙龙香水下过一个具体的定义,Niche一词和中文世界的“沙龙”也不能完全对等。2010年左右,一大波香水爱好者和香水叶公好龙爱好者组团网购Serge Lutens,2014年雅诗兰黛集团正式引入Jo Malone,之后,某宝成千上万个批发经销商们开始在自己出售的香水上打好“沙龙香水”的slogan,许多消费者买了很多瓶香水后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并不是沙龙香水。
简单点说,一个香水品牌能被称为沙龙香水,它至少要符合如下几点要素:品牌主理人有自己的香水理念,无论自己调香还是与调香师、香精集团合作,会按自己的香水理念设计香水;品牌背后没有大财团支持,选择最适宜理念的地方开设专门店,而不是为了追求销售大肆开店;产品走少而精的特色,不会盲目开发、大批量生产。
所以,别傻了,Serge Lutens(背后是资生堂)、Jo Malone、Frederic Malle、By Kilian、Le Labo(背后是雅诗兰黛)、L'artisan、Penhaligon's(背后是Puig)、Acqua di Parma(背后是LVMH)、Annick Goutal(背后是爱茉莉)……都不能算是沙龙香水。Diptyque在这方面好一些,除了已经把店开到中国外,标准还算符合;Miller Harris则比较纯正,Xerjoff也很纯正,Tauer也是。
2,沙龙香水就好吗?
一款香水的好与不好是分两个标准的,一是行业内标准,二是对消费者个人的标准。行业内标准与你毫无关系,你个人的标准则永远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如果你从20年前就喜欢CK One,那你根本没有必要去尝试沙龙香水,对于“一款简单的柑橘木调香水”这个标准来说,很少有品牌做出的香水能与CK One匹敌。
并且从大众的普遍使用角度来看,沙龙香水可能确实“不好”的时候居多,因为太容易踩雷。根据品牌主理人自己的理念设计出来的香水或许会更艺术化,或许更小众,但这种艺术化倘若与你的艺术标准背道而驰,你可能会闻到令你毛骨悚然的味道。比如荷兰品牌Nasomatto,一共设计出10款香水,还偏重口味,近两年卖的香水还不肯透露是什么味道的,能去柜台试一下倒罢了,在网上盲买的同学们很多又倒手卖掉,就是因为受不了那个刺激。Nasomatto的调香师Alessandro Gualtieri还设计了另外一个牌子Morgane le Fay,一共4款香水,全是白花香,很多对白花过敏的同学们记得避雷。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味道不同、有个性,其实纯正的沙龙香水还真不一定合适,像Serge Lutens这些半沙龙品牌,以及Dolce & Gabbana The Velvet系列、Prada Olfactories系列这些奢侈品牌的高端设计香水,也许更适合你的选择。它们价格大都不菲,包装精美,背后的大财团舍得掏钱找一线调香师设计,香水品质也不会差。纯正的沙龙品牌在财力方面跟他们比不了,Tauer做个金属盒子,Heeley做个加了泡沫的纸盒,已经算是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