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018-11-28 08:50:16)
标签:
道道德经必以言下之必以身后之 |
分类: 道德经 |
第 六 十 六 章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译文: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河流溪谷汇集之所在,正是因为其地势低下,所以能成为百川河流溪谷最终汇集的王者。
原文: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译文:所以圣人想要管理民众,必须言辞恳切谦逊柔和,以此获得民众的好感;
原文: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译文:圣人像要引领民众,必须在行为上谦卑恭让,以此获得民众的信任。
原文: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译文:所以圣人处上管理民众但不会让民众感到负担沉重压力巨大,圣人引领民众却不会丝毫损害民众利益。
原文: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译文:这样就能得到天下民众的拥戴而不厌恶。
原文: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因为圣人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章所讲与我们今天很多人注重“官威”的管理方式完全相左。那么为什么会有人那么看重“官威”呢?因为民“刁”,不威不足以镇服刁民。但前一章所讲,民之所以刁,在于为上者兴巧术机智,民不“刁”则不能自保。
如此看来,“官威”越盛,则民风越“刁”,而为上者离德越远。乱世之相,皆由此出!官欲立威,则威不至,此谓“与物反矣”。
民众的好感与信赖从何而来?谦和、无害。无论是个人还是民众,其道理相通。推己及人,自己会对怎样的人有好感,会信赖怎样的人?那么怎样去做也就更容易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和信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