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2018-11-19 09:44:13)
标签:
道道德经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五 十 七 章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文:以光明正大来治理国家,以虚实计谋用兵作战,以无为而取得天下和谐安泰。
原文: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译文:我怎么知道这些呢?因此:
原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译文:国家对社会的管制约束越多,经济就越疲弱,百姓就越贫困;
原文: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译文:此利器为第三十六章所指之利器,思想上的利器。倘若人人都以此利器勾心斗角,国家必然混乱;
原文: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译文:人们如果多好心机耍小聪明,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就会很多;
原文: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译文:颁布的法令越严苛繁杂,说明社会滋生的弊端顽疾越多。
原文:故圣人云:
译文:所以圣人说:
原文:我无为,而民自化﹔
译文:管理者遵循自然大道,民众会在自然规律中自我孕化繁衍;
原文:我好静,而民自正﹔
译文:管理者清净廉洁,民众自然也会光明正大;
原文:我无事,而民自富﹔
译文:管理者没有横征暴敛,民众自然生活富足;
原文: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管理者无欲无求,民众自然也会质朴纯真。
经济为民生之根本,经济繁荣则民富足,经济萧条则民贫穷。而经济发展之根本在于尊重经济规律,一味的想以个人意志左右市场走向,最终结果就是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经济的混乱和萧条。
人心之乱,莫过于贪欲横行。人心思钱,则为钱而斗;人心思色,则为色而战。哪怕法律制定的详尽繁杂,也抵挡不住人们钻空子甚至以身试法,追求贪欲的脚步。
看似管理难上加难,但简单起来却也简单无比。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此为亘古不变管理之道。古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理最难莫过于“己所不欲,欲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却要强加给别人,怎么可能没有怨言和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