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2018-11-18 07:38:14)
标签:
道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五 十 六 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知者不言是因为语言的浅薄无法充分诠释天道德行的深奥,而乐于言传者多半对天道德性一知半解。
原文:塞其兑,闭其门;
译文:闭塞口舌之欲,关闭贪欲之门;
原文:挫其锐,解其纷。
译文:道不漏锐气,没有纷乱;
原文: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译文:内敛光彩,隐藏于凡尘之中,这就和天道德行相同了。
原文: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译文:洞悉天道体现德行,就不会有亲疏、利害、贵贱之分别,天下间只有大道公平。
原文:故为天下贵。
译文:君以天下为贵,民则以君为贵。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依道而生养。可言非道,可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仅仅只是道的部分,谁也无法用语言完整的描述道。这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德之体现,不张扬,不锐利,不耀眼,不以亲疏论奖罚,不以得失论输赢,不以贵贱论英雄,不以利害论好恶。天道之德,在于以万物为刍狗。人道之德,在于以百姓为刍狗。不以个人意志为处事之标准,自然而然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