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2018-11-17 07:45:25)
标签:
道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五 十 五 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译文:德行深厚的人,就像纯洁的孩子。
原文: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译文:毒虫不会蛰咬,猛兽不会捕猎,猛禽不会袭击。
原文:骨弱筋柔而握固。
译文:虽然身体柔弱但手的抓握很牢固。
原文: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译文:不动男女交合之事阳器也能自然勃起,是因为精气充足。
原文: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译文:整天啼哭而不会嗓音嘶哑,是因为气息柔和不伤器官。
原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译文:懂得柔和的妙处叫常理,懂得常理就能洞悉根本。
原文: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译文:延年益寿是吉祥的象征,但刻意为之就是逞强。
原文: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生命达到巅峰状态后就会走向衰老,为了延年益寿而逞强是不合于德行的,只会导致更早的衰亡。
新生固然柔弱,而成长则意味着变强。
柔弱的新生命,甚至能激发出不同物种之间的母性保护欲。
柔弱的婴儿虽然肢体骨骼柔软,小手却拥有远强于肌肉骨骼的抓握力,这是新生的力量。而人到老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骨骼变硬,尤其明显的就是骨骼筋腱繁杂的手变得笨拙僵硬。
单纯的男童阳器也能自然勃起,这是新生的精力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过中年,没有强烈的外部刺激,男性功能则越来越难以体现。
新生儿整日啼哭,却很少有哭喊至嗓音嘶哑的。这是因为新生儿器官的柔弱带来的气息的柔和,不伤及自身。而成人气壮骨强,所能用力也壮,然而力壮则伤身。所以成年人的嘶喊往往更容易造成嗓音嘶哑。
以上这些只是柔弱胜刚强的几个例子。物壮则老,这是所有事物亘古不变的规律。懂得柔弱之力,方能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