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2018-10-24 09:33:09)
标签:
道道德经君子贵左 |
分类: 道德经 |
第 三 十 一 章
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军队兵器,以杀伐为目的是“凶器”。而这世界创造是美好的,破坏则是恶劣的,所以懂得道法规律的人不会喜爱“凶器”。
原文: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译文:人们喜欢面向朝阳的南面,面南背北的情况下,左手为太阳升起的东方,右手为太阳落下的西方。东方代表的是新生和希望,所以君子贵左。西方代表的是衰落和死亡,而这正代表着战争带来的必然结果。
原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译文:所以兵者因其导致死亡而为不祥之器,这绝非君子所喜爱的。
原文: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译文:形势所迫,有时候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但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且不可被搏杀的激情冲昏头脑。
原文: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译文:战争胜利不可因此得以,以战争胜利而自鸣得意者,往往都是嗜杀成性的狂徒。
原文: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译文:嗜杀成性者,必然遭人怨恨厌弃,自然不会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同。
原文: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译文:人们以朝阳象征吉祥,以落日象征凶兆。
原文: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译文:在古代礼仪中,副将居左,主将居右,军中肃穆之风也与丧礼相通。
原文: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战争造成大量的死伤,应该以悲痛的心情谨慎行事,即便取得胜利也应以尊重死者的礼仪对待。
哀兵必胜!为何?为将者,爱兵如子,则兵心齐。心齐则力聚,战如臂指,所向披靡。为兵者,大哀忧国,其次忧家,小哀忧身。覆巢之下无完卵,国之不存家亦难保,何处安身。有忧患则力保,敢不以命相搏。
有哀则有信仰,无哀则无所谓。故哀者自律,而无哀者散漫。自律为兵,散漫为匪。匪患,人皆恶,未有以匪而得天下者。
哀者,仁爱。战不得已,杀人之众,虽胜犹哀。哀则无害于民,民信之,心归之,天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