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2018-10-25 11:55:36)
标签:

道德经

知止可以不殆

分类: 道德经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译文:道涵盖万千无法有具体的命名。质朴的道理看起来不起眼,却没人能够随自己的意志而改变它。

 

原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译文:如果管理者能够遵守道理规则,万物都能和谐相处。

 

原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译文:自然优美生态协和,天降甘露滋养万物,民众不需要接受别人的指令也会在道理规则下获得公平的权利。

 

原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译文:管理者可以将道理规则制定成具体而详细的法律法规,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人们就知道什么是不可以触犯的法律禁止,如此良好的秩序才能让社会稳定发展。

 

原文: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法规律与天下社会的关系,就像山川峡谷与江海的关系。川谷为水流之处,自然疏导溪流泉雨,汇集成江海湖泊,滋养万物。天下治理也应以建立在道法规律基础上的法律法规为川谷,自然疏导人的需求欲望,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无为而治,并非什么都不做,干瞪眼看着。洞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明晰人性的善恶变化之道,并以此为基础“分科调,定纲纪,兴法度,作典章”。民心不可逆,民欲不可堵。管理之道,与治水之道想通,在疏导,而忌堵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