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2018-10-19 09:47:39)
标签:

道德经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分类: 道德经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译文: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动的主宰。

 

原文: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译文:君子出门必然带着行李辎重。

 

原文: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译文:虽然看着生活富足,但精神却可以超然于物质之上。

 

原文: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译文:大国的君主,怎么敢重自身利益而轻天下利益?

 

原文: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轻佻的行为会失去做人的根本,而暴躁的情绪更会失去淡定的君子之风。

 

大树枝叶繁茂,但若无根深蒂固,轻则枝叶缺水分养料而枯萎,重则遇风倾倒。人的财富、地位就像树的枝叶,是表露于外的“轻”。而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行则是人的根系所在,此为人之“重”。人无重,轻则骄奢淫逸坐吃山空,重则以身试法身败名裂性命不保。

 

君身轻而天下重,贪图身体之私利,舍重而取轻,其身难保。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舟浮于重水之上。舟虚其内而浮力越强,倘若装满金银财宝,舟无轻,必入水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