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奶奶金镏子爷爷教育 |
我和奶奶的故事(三)
没有妈的黄毛丫头在奶奶的养育下,就着家里的艰难摇摇晃晃地长大了。奶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她把喂我吃饭的任务交给了爷爷,因为年龄大,爷爷没有承担家里的重任,每天清早就背上我到城里一个叫“鸭子坑”的地方去喝稀粥,用粥喂饱了我再把我背到奶奶做生意的地方玩。过了两三岁,我的身体不像小时候那么差了,尽管脖子细脑袋大,瘦得像根麻杆,但是个子很高,小嘴很灵巧,经常会乖巧地逗爷爷奶奶乐呵。奶奶因为劳累,每天到了晚上,周身不自在,尤其是两条腿,总是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一样地难受。奶奶经常让我给她捶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奶奶说一声,我就赶紧爬起来用两只小手摁住奶奶的腿肚子摇来摇去,直到把她摇睡着了。奶奶常常给人说:“我这小孙子比狗强多了!”小小的我带给爷爷奶奶的的安慰是显而易见的。
父亲很让奶奶失望。在母亲去世以后,她花了一大笔钱给他续了弦,可他年轻轻的不学好,经常在外面赌钱。做生意倒是卖命,赚了钱就去赌博。有一年生意很好,赚了钱,他过春节的时候手上戴五个金镏子,除夕的晚上出去打牌,初一回来,不但五个金镏子没有了。连身上的长袍,礼帽也被脱去顶了赌债。奶奶常常叹息:“惯子如杀子一般!”再叹息也没有用,父亲不是她娇惯出来的,他是爷爷的老来子,不光爷爷娇惯,连爷爷前房的大奶奶也视如己出,千般娇纵,他们塑造了一个“活土匪”,奶奶跟上受罪。
奶奶和爷爷时常在晚上拄着根木棍到处找赌钱的父亲。至于他,除了白天做生意,晚上就是躲着爷爷奶奶找个地方打牌,我这个女儿在父亲眼里根本不存在——“我不做丈人爸”——这是他多次说过的话。
可怜奶奶,一边要操持一家人的事,一边养育我。还要不失时机地言传身教。
“小娃勤,爱死人,小娃懒,黑死眼。”我每天天一亮就随着奶奶早早起床,从不睡懒觉;“扫地就是收拾家,要一条帚一笤帚地扫,不能像给老爷画胡子似的抹几下就算了!”我按照奶奶的要求,把家里的地扫得干干净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从来不贪别人的东西,买醋多找一毛钱都要赶紧给人送回去……
因为穷,家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奶奶每天卖完甑糕回来会买上两斤“豆杂面”,那是一家人的午饭。父亲天天不在家,三叔上学毕业了要分到外地去工作,冬天到了,我和四叔还没有棉衣穿……这一切困难像山一样压在奶奶身上。连四五岁的我都为奶奶发愁:“奶奶,天又下雨了,咱家的房子又该漏了!”“没事,天大的窟窿,地大的补丁,我不信龙王爷还能把咱们冲到海里去!”还有,奶奶每天做生意回来累得坐在地上都不想动弹,这时候,爷爷会说:“你先歇着,我去烧水,水开了你再来下面。”爷爷比奶奶年龄大得多。我看见过奶奶为家里的事情抹眼泪,从来也没有看见她给爷爷发过脾气。后来爷爷病了,奶奶带着我们一家人又回到了家乡,她一手服侍的爷爷,没有一个人帮忙,直到他安然去世。
什么是一个人最初的教育?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是课堂。如果说我这个人长大以后还不算失败的话,那是因为我在奶奶为我设计的课堂上接受了一生受益的教育。
埋葬了爷爷,父亲和继母离家出走到外地去闯世界,三叔分配到甘肃工作,二叔坚持在西安做生意,奶奶带着我和四叔在家乡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