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少年》读后感

(2007-07-16 10:08:38)
标签:

《太阳少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朔

姜文

苏牧

分类: 观察生活课,读书
苏老师出国了。贴上一篇《太阳少年》读后感。请大家包涵。(学生) 
 

《夜车,通向流淌生命的银幕》

                作者:晚安北京

         2007-06-06

 

  “那时侯,天空很亮.

  那时侯,莫名忧伤.

  那时候,走在街上会唱歌或者喊一声,

  人们都回过头来看(骂),

  那时侯,会突然想到死亡.

……

  那时侯,夜里梦着白天,清清楚楚,

  可是,白天却行走在梦里.”

……                ——《那时侯》 

 

  受人之托,带着电影学院苏牧老师的新书《太阳少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读解》回程.平时手边琐事不断,加之各种资料前后围堵,实在没有时间拿起来翻看.这次时逢夜车,闲来无事,捧于手中,聊以慰籍.

  几行简单的文字过后,苏牧老师把我重新带回了当年初看姜文电影时的澎湃与激动,对于影像,对于文字,对于情感,坦率的说这种悸动已经丧失好久了,今时重逢,亦如马小军和米兰的初见:想象力有多丰富,她的神情就有多少种暗示……只记得那时侯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关于电影的解析,有苏牧老师的文字,不敢多言,只是记得自己身上同样流淌过那些青春时期的彷徨与晦涩,虽然大部分记忆已被尘封,但此时此刻站在青春激荡的山顶上远眺,风景仍然美不胜收!

  塔尔可夫斯基对于电影思想的观点是尊崇于生活本真的样子,不露骨,不张扬.而侯孝贤可以做到凌驾于电影制作者对于电影本身的思考之外,直接把摄影机放到该放的位置,侯氏电影中那个注视嫂子身体的男孩的主观镜头可以证明和解释候孝贤的伟大.这种伟大是会让我们这些后辈(或者可能后辈都算不上的人)惊出一身冷汗的.

  王朔的小说,姜文的电影,苏牧的解析,我想这会是一部电影最完美的流程,读小说,王朔可以用细腻的文字描绘青春,看电影,姜文可以大胆的诠释有关青春性和暴力,而研究影片解析,苏牧会让所有喜欢电影的人更加执着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沉痛的反思文革然后进行主观表达,只属于第五代,客观的展现小城镇的边缘人生,只属于贾樟柯一样,拥有自己的影像信念,无论客观或是主观,只属于我们自己!

  看了很久,悟了很久,直到双腿渐渐麻木,猛一抬头,天已大亮了.

  家越来越近,电影呢?

 

  

该文章网址:http://fruit1984.blog.sohu.com/49230875.html

 

 

 《太阳少年》读后感

 

《太阳少年》读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