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3日游D2:天津博物馆(三)2024年3月30日


矾红彩龙纹高足盖碗
弇(yan)口,弧腹下收,喇叭形高足,盖为覆碗型,上有圆雕镂空凤鸟形钮。通体白釉,盖碗及外壁以矾红彩各绘二条赶珠翼龙,盖顶处饰凤鸟形盖钮,俗称“天鸡钮”,寓有“龙凤呈祥”之意。
盖内及碗内底矾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框款。

矾红百蝠捧寿纹盘
此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壁矾红绘九蝠捧万寿,外壁绘珊瑚红地白彩蝠纹,底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蝠”与“福”谐音,此盘应为祝寿专门在御窑定烧之物。

大明年造款五彩缠枝莲纹碗
撇口,深腹,圈足。除外底外,内外满绘五彩纹饰。内壁绘狮子牡丹纹,内底磨釉,纹饰模糊,外壁绘缠枝莲纹。底施透明釉,中心处青花书双圈“大明年造”四字双行楷书款。

粉彩八桃过枝纹盘
盘心粉彩绘一枝桃自盘里延伸至盘外,盘里五枚桃子、三只飞蝠;外壁三枚桃子、两只飞蝠。蝙蝠翩然起舞,寓意福寿双全。

五彩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清 康熙
盘口,短颈,圆折肩,筒形长腹,圈足二层台底。盘口外沿是一周绿彩云霞纹,颈部饰墨竹纹,颈中部有凸棱一道,肩部是康熙朝流行的锦地开光杂宝图四幅。图中描绘的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大寿时,七子八婿前来祝寿的情景。

珐琅彩宝相花纹瓶
撇口,束颈,折肩,圆腹下收,圈足。口部、肩部、近足处绘黄地珐琅彩纹饰带,将颈部与腹部相隔,颈部绘蓝色锦地与纵向重环纹作螺旋状绕颈一周,腹部胭脂紫扎花地上用黄地开光,并绘三组宝相花纹,纹饰叠加,寓意“百花呈瑞”。足内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

粉彩御题诗文鸡缸杯
外壁一侧绘顽童戏鸡图,雄鸡引颈高吭;另外一侧书乾隆御题诗《咏鸡缸杯》一文,诗尾铃印红彩“三”“隆”二章,诗文下更见雌鸡带领两只雏鸡悠然觅食。底书青花“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篆书款。

黄地粉彩云龙纹登
此登子母口,高足,覆盘底,上有一宝珠钮器盖。盖和器身通体饰云龙纹。盖内及底部印“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登是先秦礼器,用以在祭祀、宴飨(xiang)中盛放肉食。

粉彩荷花式秋操纪念杯
此杯粉红色的牡丹花朵做成船型,所有花瓣勾勒有脉线,杯底有一孔通过一细长的花梗引到上面作吸管用,梗面施淡绿彩,上画有花刺,梗背面墨书“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铭。

青花鱼藻纹洗
菱花式口,矮壁,壁分十瓣,广平底,底心微拱,浅圈足。洗内中心青花绘莲池鱼藻纹,外壁青花绘通景鱼穿莲藻纹,底部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纹饰中绘鱼纹有鲭(qing)、鲅、鲤、鳜,此纹饰谐音寓意“清白廉洁“。而且莲、鱼、鳜,又与连、余、贵谐音,有”连年有余"、“富贵有余“之意。

青花人物图罐
此罐直口圆唇,短颈,圆肩深腹,内凹式浅宽圈足。罐体内外皆满釉,腹部绘通景送别图,近足处绘蕉叶纹一周。

青花云龙天球瓶
此瓶圆口微外撇,直颈,圆腹,砂底微凹。器身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卷枝纹,颈部绘朵云纹,腹部绘一腾云飞奔的蛟龙,龙回首、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鬃发立起,身体粗壮,四肢矫健,龙腾跃于云间。该器口沿下横书“大明宣德年制“一行六字楷书款。

青花四兽纹罐
此罐唇状口沿微向外撇,短颈,丰肩,鼓腹,平底无釉。通体饰青花纹饰,腹部主题纹饰分为四组,分别绘火云麒麟、山石牡丹、双狮嬉戏、洞石芭蕉。

青花八仙图罐

青花鹤鹿同春图凤尾尊
侈口,直颈,下半部似宋代梅瓶。通体是青花绘松石鹤鹿图。“鹿“是禄的谐音。

青花连环如意纹太白罐
全器以青花为饰,颈肩部及下腹部均绘联结纹、如意云头纹作辅,腹中部绘连环如意、交缠如意叶纹为主题纹饰。

釉里红山水图笔筒
直口,直壁,壁形底。通体施白釉,釉下以釉里红绘饰通景山水图,远山近树、亭台水榭,点缀其间,山下江水潺潺,小舟荡漾,天水相接融为一体,宛如一幅传统水墨画。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创烧于元代,至明代宣德时期烧制成熟,明中期以后一度衰落,至清初恢复,以雍正时期的釉里红最为成功。

青花缠枝莲托寿字纹盖罐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垂腹下敛,平砂底,盖隆起,宝珠钮,钮面青花绘一凸起龙纹,缠绕在盖钮上。通体青花绘缠枝莲托“寿“字,近足处饰如意云头纹,底中心脐形内凹,白釉,脐内青花绘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釉里红松竹梅纹罐
撇口,鼓腹,釉下用铜红料进行绘画。口、肩部分别绘如意垂云、变体莲瓣、缠枝纹;腹部绘松、竹、梅,并以坡石、蕉叶点缀;胫部绘二组变体莲瓣纹。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青花矾红彩海水云龙纹盘
此盘折沿,浅弧腹,圈足。折沿绘青花海水纹,盘心以青花海浪纹填充,正中饰矾红正面五爪龙,鬃发成蓬,双目炯炯,龙爪锋利,于滚滚浪涛间肆意遨游。
内外壁皆以青花绘祥云纹。各分布四龙于其间,五爪与三爪各二,其中一三爪龙为背生双翼承鱼尾之应龙。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青花双龙赶珠纹琵琶尊
侈口,束颈,鼓腹下敛,圈足外撇,砂底无釉。口沿下饰海水和如意云纹,颈部绘蕉叶及卷草纹,腹部绘首尾相逐的两条雄浑威武的行龙。

斗彩缠枝花卉纹缸

罐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通体以红、黄、绿及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莲荷、水草、浮萍辅以陪衬。近底处绘蕉叶纹。盖面绘璎珞纹,中心置火焰纹宝珠钮,盖沿饰鱼藻纹。圈足内施透明釉,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釉里三色螭虎山水纹花瓣
喇叭口下收,鼓腹下收至足部外撇,仿古代酒具青铜觚的造型。器内施白釉,尊外,上部是釉里三色山石花卉纹,豆青色的山石,兰色的树干和树叶,紫褐色的花朵。
腹部是灵芝和螭虎纹,下部是山石、花卉和昆虫纹。外底青花双圈内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黄地绿龙彩云龙纹盘
撇口,浅腹壁,圈足。内壁光素无纹,外壁绘黄地绿彩云龙纹,外底施透明釉,中心处青花书双圈“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蓝地黄彩云龙纹盘
口微侈,浅腹,平底,微凹,圈足。口沿施白釉,盘内壁饰青花地填黄彩顺时针双龙赶珠纹,盘内底黄彩圈内饰青花地填黄彩团龙纹,盘外壁饰青花地填黄彩逆时针双龙赶珠纹。近足部饰一周变体莲瓣纹。
圈足底露胎,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青花双圈里有青花楷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粉青釉印花夔凤纹如意耳尊
此器类似上小下大的葫芦,上下有左右对称的如意式双耳连接。通体施粉青釉,上部与下部的主题纹饰是凸起的夔凤纹,腰部是卷云纹,近足部是变形的莲瓣纹。
外底中心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仿汝釉画囊
盘口,束颈,扁鼓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乳状足。肩部对称置双系,腹下凸起一周12个乳钉。通体仿汝釉,底心内凹,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仿哥釉灯笼瓶
侈口,短颈,丰肩,圆筒形腹下收,圈足。腹部贴有对称的瓶形双耳,圈足内釉下有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通体施米黄釉,内有开片纹,黄色的纹路较细,黑色的纹路较粗,称“金丝铁线”。

仿哥釉花口洗
菱花式口,浅腹,平底微上拱。除底部刮削成玉壁底外,通体施米黄釉,有较小的开片纹,如冰裂纹一般。

仿官釉如意耳方尊
长方形口,斜肩,四折长方形腹,圈足外撇。肩两侧各一如意形耳,通体施青灰色仿官釉,釉质莹润凝厚、足底露胎,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仿官釉三系弦纹瓶
圆唇微撇,细短颈,丰肩,长圆腹,下敛,浅圈足。肩部三个环形系,瓶身等分三组弦纹圈线,通体施青灰釉,釉面开片呈冰纹状,足露胎,呈酱黑色。
器底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郎窑红釉观音尊
撇口,直颈,丰肩,筒腹下敛,通体红釉,底呈淡绿色。观音尊器型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

鲜红釉盘
此盘撇口,曲壁,圈足,内底微凹。里外施红釉。口沿自然形成一周白线,俗称“灯草口”。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此尊造型为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浅刻三团夔龙图案,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

蓝釉天球瓶
瓶长颈,鼓圆腹,圈足。通体施蓝釉。瓶内、底部白釉。

回青釉暗刻云龙纹斗笠碗
此碗形似斗笠,敛腹内收,圈足。口施一周酱釉,圈足内施酱黑色护胎釉。除口与外底外,通体均施回青釉。内壁釉下暗刻云龙纹。

娇黄釉盘
此盘侈口,浅弧形壁,圈足。除底部外,通体均施黄釉,底部施透明釉。底部中心处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松石绿釉贯耳瓶
此瓶呈八折方形,颈饰两道平行的凸起弦纹,弦纹之间贴有对称的折方贯耳。圈足外镂空有对称的长方形扁孔两个。高圈足随瓶体有八个折方。
瓶底有“大清雍正年制”六个篆书款。

窑变釉贴塑螭虎纹鱼篓尊
呈鱼篓状,宽圈足。腹部贴塑螭虎,绕颈盘旋。其一由下往上攀爬,回首相望;另一螭虎互相呼应。
圈足内中心篆书阴文“雍正年制”四字方款。此尊成对。

窑变釉折肩如意耳瓶
唇口、长颈,颈饰双如意耳,折肩鼓腹、至底渐收,圈足外撇。足内暗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炉钧釉灯笼瓶
侈口,短颈,微丰肩,长圆腹,矮圈足,因形似灯笼而得名。腹两侧饰有对称瓶式耳,整器施以炉钧釉。足内横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仿木纹釉桶形笔筒
口微侈,斜直壁,深腹呈筒状,圈足。

仿古铜釉描金花卉纹三足三系壶
唇口,长颈,荸荠式腹,底承3个乳状足,肩部立3个鼻形系,腹中部有一道凸弦纹。通体施酱釉,并以金彩绘纹饰。
口部及颈下端饰金彩回纹一周,颈部描金勾莲纹,肩部饰一周叶纹,腹部凸弦纹上绘一周乳钉纹,下绘一周如意纹。底中心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植本堂款茶叶末釉高足碗
侈口,弧壁深腹,下承高足,圈足凸起厚弦纹为饰。器足内阴文横书“植本堂”篆书款。

白地绿彩云龙纹盘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款。

五彩落花流水龙纹卷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