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9日游D6: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撒马尔罕2023年6月18日

8点钟回到酒店吃早餐。早餐很一般,能扛饿的主食不多,坚果和水果倒是不少。吃完早餐,步行十几分钟去到另一个游览区-比比哈尼姆清真寺一带。
比比哈尼姆清真寺
比比哈尼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完工于帖木儿(Timur,1336-1405年)去世前一年(1404年),是帖木儿帝国时期的建筑瑰宝。该清真寺一度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穹顶高41米,门廊高38米。

据说清真寺是帖木儿为纪念他的妻子而建,他从伊朗和印度“请来”建筑大师(帖木儿曾于1398年洗劫了印度的德里),并用近百头大象专门负责运送建筑材料。
1399年,帖木儿在印度战役后,决定在新首都撒马尔罕建造一座巨大的清真寺。
1404年,当帖木儿从战场返回时,清真寺马上就要完工了;但帖木儿对建设进度仍然不满意,并做了很多修改,尤其是在大圆顶上。

帖木儿回到撒马尔罕后,常常自己亲自督阵,监督清真寺的建造进度。建造后期帖木儿重病缠身,无法骑马,他还是要求下属抬着他来现场。高兴时还会仍硬币给工人以示犒劳。

门票40000索姆(合25元人民币)
由于工程进度过快,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仅仅几年后,第一块砖就从米哈拉布上方的巨大圆顶上掉了下来。

16世纪末,布哈拉昔班尼王朝(Shaybanid Dynasty)的阿卜杜拉汗二世(Abdollah Khan II,1533-1598年)决定不再对比比哈尼姆清真寺进行修复。在那之后,清真寺被废弃,沦为废墟。
1897年,在一次大地震中,内拱倒塌。1974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开始对清真寺进行重建。


清真寺没开门


石头架子上《古兰经》,据说这部古兰经曾在比比哈尼姆清真寺中使用过。当地传说从这个石头底下爬过去的女人能多生多育。

庭院里还有两座较小的清真寺,进门处都摆上了卖纪念品的小摊儿。
比比哈尼姆陵墓
比比哈尼姆陵墓(Bibi-Khanym
Mausoleum),小巧的14世纪陵墓,2007年被光鲜修复。
门票25000索姆(合17元人民币)

Saray Mulk Khanum(1341-1408年),1370年嫁给帖木儿,是帖木儿的正妻(chief wife),直到帖木儿去世。Saray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一出生就拥有可汗(Khanum)的头衔。
Khanum是一种女性王室或贵族的头衔,相当于君主或军事统治者可汗的头衔。

在与帖木儿结婚之前,Saray曾嫁给Balkh的首领阿米尔.侯赛因(Amir Husayn)。1370年,帖木儿攻占Balkh,杀死侯赛因,并连同他的妻子们也一起带走了,这其中就有Saray Mulk Khanum。
帖木儿通过与Saray的婚姻,获得了Gurgan姓氏的权利,它表明帖木儿与Chughtai家族的关系。
1397年,帖木儿娶了蒙古可汗Khizr Khoja的女儿Tukai-Khanum,虽然她的高贵血统跳过其他几位妻子,但在后宫中只能排在第二位,地位仅次于Saray。
Saray是帖木儿关系最为亲密,拥有“伟大的皇后”的头衔。在帖木儿远征离开撒马尔罕期间Saray担任临时摄政王,在王室中行使巨大权力。
Saray和帖木儿没有孩子,或有孩子但很小就夭折了,没能长大成人。

对面的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有可能就是帖木儿以Saray的名字命名的。这下面埋的是否是Saray Mulk Khanym不得而知。传说是一位中国公主,帖木儿43位妻子宠妃中的一个。

地下室的一个洞穴里放有3具棺木,工作人员指给我说最左边的是比比哈尼姆,其它两具是她的nieces,侄女或外甥女(女性直系亲属)。
Siyob Bazaar
紧挨着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有一个很大的集市,Siyob Bazaar。
哈兹拉特西兹尔清真寺
哈兹拉特西兹尔清真寺(Hazrat-Hizr
Mosque),坐落在这里的曾是一座8世纪清真寺,13世纪被成吉思汗夷为平地,1854年重建。
哈兹拉特.西兹尔,穆斯林圣人,他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绿光”,据传他是亚当的20代后裔。后来他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中,帮助这位伟大的将领在中亚寻找水源。

现在的清真寺比较新,应该是近些年重新翻修过。清真寺里不允许拍照。脱了鞋进去看了看就出来了。中午的清真寺没有作礼拜的人,只有几个小孩光着脚在里面玩耍。
清真寺旁边的高台上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Islom
Karimov,1938-2016年)的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