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舒芙里蛋奶酥法式甜点烘焙美食美图 |
分类: 闲聊下午茶 |
关于“舒芙里”的词条读来让人觉得有趣。还少有用如此激烈激情的语言来描述一道甜食的,见仁见智。
只可惜啊!这口腹之欲的满足却稍纵即逝,最后总觉空洞。首先是法国的美食“圣经”给这道甜点披上了虚无颓糜的色彩。
诗人、哲学家却从中吃出了警世的含义,说:它的做法如此繁复,味道却如此虚无,像灯火阑珊处的寂寞,繁华落尽后的空虚。
据说,舒芙里的来源,与当时欧洲社会奢侈糜烂、贪得无厌的风气相关。由于社会日渐富裕,民风也趋于崇尚享乐,人们花在吃喝上的时间比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多好几倍,时常举行奢华的宴会……终于有人看不过眼了,发明了这款寓意“过度膨胀的虚无物质主义,最终难逃倒塌的命运”的点心。完全是愤世嫉俗的革命者的语气。
并不是所有的法国厨子都敢做舒芙里的,因为稍有闪失,便一败涂地;
也并不是每个食客都懂得吃舒芙里的,因为稍慢一步,便错过了它的美味。非常现实的思考。
待舒芙里一上桌,便应抓紧时间,拿起勺子,赶在它浓浓的香味散尽、高高的“礼帽”塌陷之前,把它吃光!花了钱的食客应有的态度。
舒芙里“好比被父母抛弃的街头流浪儿,敏感、脆弱,防卫心强;如果稍有不慎,便使辛苦建立起的成果付之东流”……心理学家的评价是不是很恰如其分?
有著吹气般的梦幻造型要趁热吃,因为美貌稍纵即逝。行乐要及时嘛。
据说法文Souffle是“吹氣”的意思,松松泡泡、如云朵般的舒芙里,吃起來也像云朵般软软绵的。这种梦幻甜点心,一出烤箱没多久,就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美丽的外表,……可以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梦幻点心。好浪漫的想像。
法国还有一家专卖各式各样舒芙里的专卖店,里头的舒芙里种类十分多样,口味还有甜有咸,不过,它的价钱可不是那么平易近人,一客要将近二百五十元台币呢!照1:4的比价,就是人民币六十多块,这才是其本质呵!
其实不过就是一道甜点而已,我自己倒觉得它更像是浪漫的法国大厨师的游戏之作。一款迷你形的戚风蛋糕,更精巧,更湿润,更娇嫩,更轻盈。味道甜美,口感绵软,入口即化。
电视里介绍上海的一家西餐厅,舒芙里一客要卖到23块钱。大同说这个东西看上去不错呵。我告诉他,你要想吃,舒芙里的方子我有好几个呢,只是它要现点现做,而且一出炉必须马上吃,要不很快就会塌掉。
烤舒芙里最好有专门的烤盅。上次去北京的宜家,恰巧看到有卖的,选了4只最小号的买了回来。
整个烘烤的过程中舒芙里都在我欣喜的目光注视下,用缓慢慵懒的姿态爬升。所以中文也有译作“蛋奶酥”的,倒是跟这道甜点摇摇摆摆的体态很相符合。
蛋黄1个;蛋白3个;牛奶120g;兰姆酒1小勺;低筋面粉40g;无糖可可粉40g;无盐奶油20g
细砂糖60g
做法:
1)黄油室温融化后,用刷子在烤碗内均匀刷一层黄油,然后倒入少量的细砂糖,转动,使烤碗内壁及碗口均匀粘上一层砂糖,然后倒出多余的糖。这个程序很要紧,可以使舒芙里在烤盅内均匀膨胀。同时烤箱预热190度。
2)蛋黄加牛奶、郎姆酒用打蛋器拌匀,再加入过筛的低粉和可可粉拌匀。
3)无盐黄油隔水融化,趁热加入面糊拌匀。
4)细砂糖分三次加入蛋白中,打至九分发。
5)先取出1/3蛋霜与面糊拌匀,再倒入剩余的蛋白霜拌匀。
6)将面糊倒入烤盅内九分满,入烤箱中层,25分钟左右。
出炉后洒糖粉,即刻食用。
这是又一次烤的,用了来自Taste的配方:
-材料:
少许奶油,1/2tbs砂糖,用来做烤盅的防粘处理;
90g黑巧克力,75毫升浓乳酪(我用了雀巢淡奶油),2个蛋分开,另外再加1个蛋白,
20毫升(1tbs)白兰地酒(没有白兰地,所以仍用了朗姆酒),适量糖粉
-做法:
1)预先加热烤箱200度,烤盅涂油洒糖做防粘处理,
2)把巧克力和乳酪放在低温加热的锅内融化,搅拌直到平滑,离火,加入蛋黄和朗姆酒搅拌均匀,
3)打发3个蛋白至硬,然后加入砂糖拌匀直到平滑,加入三分之一的蛋白折叠混合,之后加入其余的蛋白混合。
4)填满烤杯,烘焙15分钟直到发起。
立刻洒糖粉享用。
1)烘焙的时间仅供参考。
2)这两个配方比较,味道都不错。后一个配方口感更轻盈,只是因为不含粉类非常容易塌,几乎是一打开烤箱门就开始塌了。建议在此配方的基础上稍加一点点粉类,让舒芙里起码可以支撑到端上餐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