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豆芽银针素炒绿豆芽美食美图 |
分类: 烹炒 |
>兰若/王瑞庆
豆芽,老百姓的家常菜,没吃过的怕是少数。我还在香港出版的《家庭园艺》画册里,看见过养一浅盆绿豆芽做观赏植物的,战战兢兢无限娇羞的样子,纤细鲜嫩,楚楚动人。还附有这样的说明:“一粒萌芽种子的食品价值却在一粒干种子的百分之六百以上,常用来发芽的包括绿豆、燕麦、葫芦巴、南瓜与紫花苜蓿,要准备的东西只是一个果酱罐或一团脱脂棉,再加一点儿水与一处黑暗但温暖的角落。”有一年一位农民朋友送我一些当年的绿豆,于是我企图自己培养绿豆芽,但因不得法,长出来的只是一些细瘦孱弱的毛毛菜。后来还看到卖一种专生豆芽的机器,销路不大好,我想终是因为买豆芽实在是太方便的事情。
前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去参观过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当时那里几乎是我们开放的一个样板,到那儿去看看,尽力使自己对于现代化的想象变得具体。平朔宾馆小巧而精致,走廊铺了浅色地毯。受主人的款待我有机会品尝宾馆餐厅大厨的技艺,一次有主人做陪,一次只是我一个人的便餐。菜自然应该精美,我说应该,是因为多数的菜式很快便忘记了,记不清吃过些什么。只有一样是我一直与朋友津津乐道,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清炒银针”。
所说的“清炒银针”,就是素炒绿豆芽,最最平常的东西。小姐端上来摆好了,轻声地报上菜名——“清炒银针”,挟一筷子放到嘴里,才恍然间明白过来什么叫豆芽菜
>,过去在刀案之间实在是埋没了它的精妙。
>要讨出精妙,一是绿豆芽要发得好,长而直;二是一律只用中间的莛子,一头的豆子一头的根子都得小心地掐去;三是不能使用酱油之类的酱色调味,怕坏了菜的颜色;四是火候,要保持豆芽的脆劲儿,一根一根地在盘子里支楞着,但还不能生了,火候一过,疲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五是份量,量绝不能大,就那么浅浅地一碟儿。
家里来了客人,我也常弄个“清炒银针”凑数,每回最先空了盘子的准是它。
>素炒绿豆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