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若
兰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74
  • 关注人气:1,1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2007-03-21 21:21:37)
分类: 饮品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兰若/王瑞庆 

ZX的福,今年居然喝到了惊蜇前的茶,还是蒙顶黄芽。虽然不是往年一直习惯喝的绿茶,但蒙顶黄芽是品质极高的黄茶,何况还是惊蜇前的。 

人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都算是灶间的事。茶虽然也是七件大事之一,却是排在末了,即便如此我想这大概也是南方人的总结,不是北方人的经验。对于北方人来说,茶并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记得茶圣陆羽的《茶经》开篇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北方产茶的地方极少,名茶多产于南方。 

在太原的街上随处可见福建的茶庄,福建盛产茉莉花茶,太原人习惯喝这种香气很高的花茶。北京人过去称花茶为“香片”,老年间的茶商为了取悦茶客,将窨制好了的花茶,在出售前再一次地窨制,香气更高,称作“双窨”。

其实,花茶绝不仅限于茉莉,木樨、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都能薰制花茶,花香各异。最讲究的大概是“莲花茶”,要在清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将初绽的莲花拨开,轻轻地在花蕊中放满茶叶,外面用麻纸略略地扎住,到第二天清晨摘花取茶,再用无味的净纸包了茶叶小心地烘干,第三天寻了花蕾,反复炮制,据说“不胜香美”。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中国烹饪古籍《随园食单》专作“茶酒单”一章,“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不可,作茶酒单。”袁枚认为武夷山茶为第一,其次莫如龙井。在绿茶里,我们太原人还是比较熟悉龙井茶,也许是沾了杭州西湖的光。至于说到什么六安瓜片、安化松针还有什么燕尾、雀舌,就比较陌生了。 

周作人先生以为“喝茶以绿茶为正宗”,多少有些偏颇,喝茶全凭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什么原则可讲的。不过我自己觉得绿茶与花茶相比,绿茶的妙处多一些,首先绿茶讲究一个“新”,一定要喝当年的新茶,隔年的陈茶绝不上口,有报道茶可以防病健身,那讲的恐怕也是绿茶,而且是新茶;其次绿茶讲究一个“嫩”,茶芽要嫩,老叶子的茶也就少了趣味。所谓的燕尾、雀舌都是形容茶芽的形状娇嫩。 

这几年,山西人也喝起了乌龙和普洱。我们自己家里仍以绿茶为主。喝乌龙多在朋友们来的时候偶尔耍一下,至于普洱没有见识过上好的品质,所以现在也弄不明白究竟怎样是一个好,手里的普洱总有一种发酵的稻草的气味,困惑得很。 

喝茶过去讲究“三前摘翠”,就是春分前,清明前,谷雨前摘采的春茶。春分前的春茶已经少见,多见明前茶,雨前茶,就是清明前的茶,谷雨前的茶。愈嫩的茶,茶汤愈清,愈觉味淡。抽烟的人或者喝惯了陈年的花茶,会说“这茶没味”,细细地品尝,可以在这清淡之中体会到别样的意韵。 

现在的春茶已经越来越早。今年又是冬暖,惊蜇那天朋友送过来四川雅安名山的春茶,也算平淡生活中的小情趣。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这是黄芽的叶片。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先不要把水加满,稍焖片刻。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再加足水,叶片完全展开。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这个是甘露,属于绿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甘露像碧螺春一样有绒毛,叶片看上去也很相似。

蒙山顶上茶——今年的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