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人的面食 (2)

(2007-01-02 15:40:19)
分类: 烹炒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山西人的面食 <wbr>(2)兰若/王瑞庆   摄影 葛薇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撅片:也有不少的地方叫作面片。和好面,面和得稍软,擀成厚片,用刀切成两三公分的长条,用手直接撕进锅里。山西人喜欢吃小撅片,面和得稍软,擀厚片,切有一公分左右的长条,用手掐成指甲盖大小的小片,煮得稍硬,口感有韧性。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撅片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一根面:也叫油拉面。是曾经流行于太原地区的面食。把和好的面揉成条,抹上油,放入盆中饧几个小时,水开后大厨将面慢慢拉抻,时快时慢,面条随着厨师的手势上下飘动,进入锅中,绵延不绝,直到够一碗的分量。下锅后的面条也不会粘在一起,以前过生日最流行吃这种面,讨个吉利。据说做一根面并没什么绝窍,完全是熟能生巧,功到自成。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切面:就是手擀面。虽说今天太原的菜市超市都能卖到机器压面,但是相当多的家庭仍然选择自己动手。面团经过反复揉擀,柔韧筋道,软硬厚薄宽细随意。太原有些卖切面的小贩也适时改良了自己做切面的方法,做出的面条软硬适中。但是机器压面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有手擀面那样的口感。有时为了省事买回这种面条稍做加工,加一些干面粉手握一把面条边拉边捏,这样也会吃出一些手擀面的意思。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灌肠:是太原最常见的小吃。用荞麦面陆续加水扎成面浆,再放入碟中上屉蒸半小时左右,下屉晾凉,从碟子里揭下,成四周薄中间厚一圆坨,所以灌肠也叫做碗坨儿。灌肠有冷调和热炒两种吃法,冷调是加专门的卤汁和蒜泥、辣椒油、醋;热炒是用油加豆芽、辣椒末、蒜泥汁。据说早年间讲究炒灌肠要用熟驴油,吃起来才更爽利更筋道。无论冷调还是热炒,灌肠都是太原的女孩子最喜欢的小吃之一,原先我们家附近有一著名的摊点,春节时刚刚过大年初一,就围满了衣着鲜亮的摩登女子,多是来吃灌肠的。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猫耳朵:这种面食的做法十分有趣,也是我们家的人最喜欢吃的,只是做起来稍显麻烦。把和好的面团先擀成1公分左右厚片,切成小指粗细的条,再切成黄豆大小的剂子,撒干面粉使剂子散开成面粒,然后用拇指在案板上一个个捻推面粒,使之卷成小窝状。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捻好的猫耳朵的细节,每个猫耳朵也就是一两分钱硬币大小: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做好的猫耳朵在开水煮三五分钟,待其浮上水面,出锅,浇炸酱或者打卤,吃起来刚劲耐嚼,味美可口。如果出锅后的猫耳朵在温水中焯过沥干水分,还可搭配各种荤素的配料炒食,味道更好。
 
这里介绍只是山西面食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容我慢慢介绍。
 
 
山西人的面食 <wbr>(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