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9月2日,法国稚拙派画家卢梭在巴黎的Necker医院去世,享年67岁。《瀑布》是卢梭描绘异国风情的晚年代表作《丛林组画》系列中的一幅,创作于画家辞世那年。在世人眼中,丛林法则意味着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但在卢梭笔下,只有美好和纯真。
中学毕业后,卢梭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里找了一份工作,之后又当过几年兵。他是军乐队的一名文艺兵。据说他所在的部队曾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里生活过近一年半。那些热带从林里的动植物在他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画家日后挚爱的题材。也有说法认为,卢梭所在的部队没有去过丛林,他画画全凭相关书籍和想象。
奔六的卢梭有点宅。他不想离开巴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乏味的人。恰恰相反,他有着异常敏感的精神世界,并乐衷在都市中寻找一点超现实的趣味。也许是因为想起了年轻时在热带丛林中生活的那段日子,卢梭在1891年开发出了一个新想法,去巴黎的公园、植物园和动物园这些孩子们喜欢的地方寻找灵感。
1893年50岁的卢梭退休后,除了退休金,还做一些艺术类的兼职工作发挥余热,在街头拉小提琴。给《Le
petit》杂志做封面等等。同年,卢梭住进了位于Montparnasse的画室,下决心做一名职业画家。之后,便诞生了20世纪著名的大型丛林场景组画。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许是非洲,或者美洲,总之是卢梭的远方。瀑布位于左下方,还没有边上的土著人高,所以应该属于小景点级别的山石溪流。白色平涂的溪流像牛奶一样可爱。两个土著人肤色黝黑,一个穿着围裙的胸部突出,像是和鹿在交流的一个女人。另一个土著人个子比她高,藏在草丛中,应该是她的爱人。因为画面中的鹿有一对。背景是茂密的种类丰富的热带丛林,最特别的是画面上方十字形的大型花卉,使整个画面从自然跃升到了人文宗教的精神层面。
卢梭的遗作更是犹如梦境,下次再看。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