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密斯赵
密斯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29,711
  • 关注人气:17,7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2018-03-20 08:35:14)
标签:

上海

情书

老房子

城市

文化

分类: 随笔录

    我出生在上海,深爱她。什么时候起开始写上海?一回忆,便去了童年。

    第一次写上海,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一堂作文课上。写的是落叶,法国梧桐。那个时候我十岁。上海有很多法国梧桐,秋天时,金褐色的叶子飘落在地上,很美。这是我第一次写上海。

     从事职业写作后,我一直在写上海。至于出书,就像一个少年很喜欢一个人,几十年了天天念叨她,终于有一天下决心要给她写一封很长很长的情书一样。于是,从《上海24小时》开始,就有了后面一系列关于上海的书。回头来看最近的这本《上海,穿越时空的旅行》我最为感触的一点是,这些老房子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变迁 / 上海是多情的,也是无情的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日月楼

     比如说丰子恺老先生的日月楼,当时去采访的时候游客还非常多。小小的一栋楼,上下两层,很多年轻人,一起看先生以前住的地方,看他的字,看他的画。但等到这本书开印之前,我再去时,发现纪念馆已经不再对外开放了。

     《上海,穿越时空的旅行》,如果从功能上来说,着重点是“旅行”,是一本向游客介绍上海旅游资源的实用图书,但从调性上,着重点是“穿越时空”,是对海派文化的一种跨越年代的纪实性展示。翻开任何一页,都可以进入一个特定的时空。

    书中提到了很多老房子,变化大的不止上文所提到的丰子恺先生的日月楼一栋。这些老房子的结尾是各式各样的,像是小说里的各色人物,命运差别很大。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非常爱玲(密斯赵手绘)

    比如常德公寓,有一个十分罗曼蒂克的今生。张爱玲寓所的楼下变成了一家咖啡馆。那天,我去了那边,坐定,点单。一个女店员对我说,你要不要试试看看我们这边的非常爱玲。这其实就是一款鸡尾酒,但她却随口来了一句张爱玲小说《红玫瑰和白玫瑰》里的台词:最鲜辣的潮湿的颜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在这样一座有故事的老房子里,在这样一个满是书籍的咖啡店里,听到这样一句非常文艺的书面语言,由一位店员毫不做作地说出来,这种感觉,非常好。

    不过,也有与常德公寓命运截然不同的老房子。比如说尚贤坊40号,郁达夫和王映霞邂逅的地方。当年,事业上不得志的郁达夫去尚贤坊探望老友,在一个石库门房子里,初遇他的亭子间女神王映霞。我在了解这段故事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旧旧的浪漫和惊天动地的文人式的多情与无奈。

    然而,等我心里装着故事手里拿着相机走进尚贤坊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眼前的烟火气和落败的景像,和脑中想象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那是再普通不过的民居,一些日常用品就那样随意摆放着,没有人去打理。整条弄堂,没有郁达夫王映霞般的人物,只有闲着发慌的赤膊爷叔和“忙得要飞起来”的老板娘。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后台

    再讲讲天蟾舞台的今生今世吧。天蟾舞台是上海的一个老剧院,那里不播电影,只演一些传统的戏剧,年轻人很少去那里。观众席上稀稀拉拉的,人数可能还没舞台上的演员多。不过台上演员们依旧声音洪亮,百般投入,形成一种十分鲜明的对比。然后我又绕到后台,看到了更有冲击力更有对比度、饱和度的画面。带妆的演员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在闲聊。历史、当下、戏剧、生活,忽然就混在了一起,喧闹得很惊艳。

 

     这就是上海对待“时空”的态度。上海是很多情的,也是很无情的。念着,想着,不会忘记,但终究会离去。


成长 / 喜新而不厌旧

 

    书写上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日久生情。我从不曾刻意地说一定要成为一个写上海的作家,歌颂她,赞美她之类的,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但我一直有个概念,我是个上海人,我喜爱上海。所以在写作中带入个人经历和偏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小姑娘,现在是一个普通的海派文艺女中年,没什么很特别的、起伏很大的人生经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对上海的喜爱和感觉从来没有间断过。


       
我出生成长在静安区,所以对南京路非常熟悉。小时候妈妈喜欢带我去逛南京路。那时的南京路特指南京东路,那里有最时髦的服装,最气派的酒店,有人民公园,有大光明电影院,还有上海第一家肯德基等等。一路往东,可以一直走到外滩。

    那时候的南京西路,远没有现在摩登,是比较人文的,比如静安区少年宫和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图书馆对面是向阳儿童用品商店,商店门口还有一个迷你的儿童乐园,每次买完东西都要在那里玩一遍才肯回家。这是童年对上海的印象。

    读中学的时候,我感觉南京西路也和我们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女生一样,一下子变样了。从摩士达开始,南京西路悄悄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商厦。十几岁的女孩子不再缠着妈妈了,而是和女同学手挽手,一边谈论港台明星,一边逛街,不知不觉大家就都有了零花钱和暗恋的男生。在我的印象中,80年代到90年代的这段时期的上海的变化是非常漫长而温柔的。

    到了21世纪,也就是2000年以后,上海发生了巨变。星巴克来了,哈根达斯来了;梅龙镇、中信泰富和恒隆广场一个一个出来了;新华电影院关门了,环艺影城开业了……感觉上海那种三四十年代的洋气,以一种全新的模式,转世轮回了一样。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陈列

    最近的10年,上海的这种巨变愈演愈烈。比如说当初很时髦的梅泰恒金三角,现在已经是老百货商店了。南京西路上的商业中心一直在西移,就好像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迁徙一样,越来越往西,嘉里中心、芮欧百货、1788广场还有会德丰等等。单看橱窗陈列,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物质层面上的变化,往往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上带动的。上海的文化一直非常包容,上海人也非常好客,外国的或者外埠的移民,从来都能在这座城市得到最友善的接纳和对待。有外国人在的时候,上海人讲英语;有外省人在的时候,上海人讲普通话;只有上海人在一起的时候呢,就讲上海话。所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上海的包容,我觉得就是喜新不厌旧

    上海是非常喜新的,一直在进行城市建设方面的更新;同时她不厌旧,甚至很长情,很怀旧。那么多年过去了,对老字号、老房子、老牌子、老味道,上海人依旧有很深的感情投在里面,从不曾忘记。对每一种“老”,上海都会用心赋予其“新”。每一次转世轮回都是久别重逢。
      
少年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中年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少年,人不会,城市也不会。

 

 

更新 / 新老取舍之间,关键要有眼光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变成历史的。比如二十几年前的浦东开发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当时都是炙手可热的新闻,但到现在都已成了怀旧选题了。近几年来,新上海变成老上海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其中最为明显的、最容易被人们所观察到的是城市建筑的变化。

    城市建筑的变化更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我觉得建筑的变化就像人们换衣服一样。每到换季的时候,人们都会去选购当季新款。然而同时,在我们的衣柜里也总会有那么几件或有价值或有纪念意义的、无法舍弃的旧衣服。若是祖传的珠宝古董,就更不可能在换季时割舍处理掉了。
       
我打这个比方的意思就是说,城市发展文化留存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不是一场战争的、你死我活的关系。取舍之间,关键是要有眼光,鉴别哪些历史建筑是值得留存的,哪些是功能渐损、失去价值而需要被拆除或被翻新的。


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故居里亮了灯


      比如梅兰芳故居变成了思南公馆,或是荣氏老宅变成了Prada专卖店,这两个都是本身建筑有底子、前生又有故事的老房子的比较好的“翻新”案例。但也有负面的,比如巨鹿路上一座历史保护建筑被一个90后女海归给拆掉的新闻。该取的舍了,就太可惜了。前不久路过的时候,特地去看了一眼,修旧如旧的工程已经原地启动。城市的眼光没有错。

    老房子的取舍不是一个数量问题,比如上海这座城市中新老房子需要多少配比等等,这是荒诞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质量问题。脏乱差的棚户区老房子当然需要拆掉,而唯美的、有底蕴的、有故事的建筑,本身就非常坚固漂亮的,就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留存下来,加以保护或者有技术含量的去翻新。

    对这个话题的争议除了该不该拆外,还有是居住模式是否会影响人际关系这个角度。有人说,拆掉老弄堂老房子就会失去邻里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逻辑错误。因为人们怀念的是热络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糟糕的居住环境。

      我们的父辈可能都有过72家房客的经历。这些老房子在上海解放前都是独门独户的,只住一户人家,而解放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变成了三四户,甚至五六户家庭共用。居住自然就变得非常不便,同时也孕育出了大家在一起的“共享式”的、联系十分紧密的邻里文化。所以我相信,如果老房子拆了,大家搬进新工房了,还是会想念楼上的好婆或隔壁的爷叔和对过的小姐姐。对良好人际关系、和睦邻里友谊的渴望,是人之常情。但这不等于说,搬家了,不做邻居了,友谊就终止了。

    现在通讯那么便捷,电话啊视频啊,都是分分钟可以实现的事。而且城市交通也很迅捷,老邻居们约出来一起喝个下午茶也是十分可行的。所以既能享受美好的居住条件,又不丢失美好的人际关系,并不难。

 

    再说了,公寓式居住模式也并不意味着要斩断邻里间的联系啊。搬新家的时候,按一下隔壁邻居家的门铃,送一盒点心,甚至交换一下名片和电话号码,也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只要怀揣对建立亲密关系的信心,居住模式就不是障碍。

    正如当下,我与上海相隔1000多公里的物理距离。心理上,却从未远离。

    上海,吾爱。


  更多关于上海,欢迎关注我的微博 @密斯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