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物理教育水准仅达到修完高等学院普通物理上下册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我没有兴趣更没有资格评论霍金的理论。请大师允许我蹭个热点,写篇短文,以示敬意。作为一个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生活科技便利的现代人,我想谈谈对科技与生活的一些思考。

难得拍过科技冷淡风的片子
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在社交模式的转变上相当明显。在“玩手机”广遭诟病的当下,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对此,我持中性化的态度。
人都是朝着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的。如果你觉得和身边的亲人同事聊天,比不上和手机里的朋友聊天带劲有默契,那就自然而然地去开小窗私聊了;如果你觉得和熟人聊天比不上参与公众话题有存在感,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参与公众话题了;如果你觉得参与公众话题比不上用手机购物打游戏看片有趣,那么自然而然就去玩手机了。
只能说,不是感情淡漠了,是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去选择和谁建立感情(近在眼前的亲人、同事还是远在天边的朋友亦或是陌生人)以及要不要建立感情(聊天还是购物、打游戏、看片等等)。我们都更自由了,不好吗?
近年来很多新闻都在说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电销员要失业了,医生要失业了,作家要失业了等等,好像危机四伏的样子。我觉得把人工智能当成洪水猛兽对待是一种没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想法。
科技始终是以人为本的。发明高科技肯定是服务人类的,对人类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比如发明了计算器,那么珠算师肯定是失业的,但是这个却并不值得悲哀啊,珠算师可以转到IT行业继续做相关的工作。一些职业消失了,一定会有一些新的职业诞生,我们应该往积极的方面去思考。
又比如说,前一阵子阿尔法狗战胜了某个棋手,人类世界哀鸿一片。我觉得一个人和机器较量智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机器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不受干扰的纯逻辑的“人”,当然比我们聪明。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棋逢对手”,我们要找对对手,娱乐身心,而不是和机器人去较劲。
再比如说书法,我们中国人自古都习惯用毛笔写字,读书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离不开写毛笔字,但现在都用电脑打字,用键盘写作了,书法已经不再在生活和工作中承担实际用途,它已经变成一种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自会有一小部分爱好者去传承,更小部分书法艺术家去将其发扬光大。不必故意反其道行之,让大家都去穿汉服写毛笔字。
书法这种现象我觉得会越来越普遍。我非常期待有更多的高科技去解放人类,让我们把工作和娱乐分开,让更多的普通人都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期待霍金能转世吧,货真价实的。
更多“智趣美”,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