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1947年出生在上海,在家排行老六。她最早住在美琪大戏院旁边的大华路,后来先后搬至四明银行楼上和愚园路近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处。在愚园路时,其父母远在香港,她是寄养在一户亲戚家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1957年,沈殿霞进入有名的上海市三女中就读。她在市三的同学兼好友李葵南回忆说:“沈殿霞在市三贵族班里属于比较寒酸的,可能是因为亲戚不是特别关心她。”
市三女中的前身是188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圣玛利亚女中和1892年基督教南方监理公会创办的中西女中。1952年,这两所教会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合并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蜚声政界的宋氏三姐妹、大作家张爱玲还有钢琴家顾圣婴等都是从市三走出的杰出校友。当时的进步女性都以就读市三为荣。男生呢,也以交到该校女友为荣。有些成绩和家境一般的别校男生明知“高攀”不上,仍然会在放学后候在校门附近,只为一堵芳姿。作为“名媛摇篮”,市三女生“非富即贵”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后。除了沈殿霞,郑佩佩、汪明荃这两个女明星同样也是市三校友。

念初中的少女沈殿霞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材早早发福了。她不爱打扮,甚至于穿着一双露了口的鞋子去上学。虽然她家境也算不错,但其衣着在同学之间确属寒酸。当年,校友张爱玲曾经因为继母送她的一件旧旗袍而心生怨念,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受了“没钱”的委屈。但性格与张爱玲迥异的沈殿霞,却一点也不在乎在衣着上输给女同学。相反,其在校时早早就显露了日后作为“谐星”的天分。
在淑女成群的“贵族班”里,沈殿霞是个以捉弄老师和同学为乐趣的异类。当时,班里的同学都会某个地理老师颇有意见,于是沈殿霞就策划了一起“垃圾临头”事件,在教室门上放了一个置纸篓。结果那个地理老师推门一进来,一堆垃圾从天而降,倒了个满头满身,甚是狼狈。多年以后,这一幕竟然在香港的电视荧屏上重现。此时的沈殿霞已是搞笑天后“肥肥”了。
在学霸成群的市三,沈殿霞是个不爱学习的皮小囡。“最好不要上学”是沈殿霞的儿时心愿。比起一本正经的学校,她更喜欢老上海的弄堂。跳橡皮筋、踢毽子,甚至男生喜欢的“打麻雀”,她也跃跃欲试,面盆锣鼓敲得当当响,把树上的麻雀都吓飞了。

放学后,她常和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茨(也是同班同学)一同去长乐路上的周家后院玩演戏。周信芳的胡须等道具都摆在后院里,沈殿霞经常是戴完这个又戴那个。
1958年,沈殿霞跟随家人搬到香港,很快进入了演艺圈。之后,她便和潘迪华一样,成了香港荧屏上有名的“上海婆”。
更多名人往事欢迎关注 @密斯赵 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