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老凤祥上海旅游纪念品大赛]海选十里挑一

(2009-12-28 20:13:57)
标签:

旅游纪念品

老凤祥

世博

上海

旅游

分类: 旅游新闻


    日前,由上海市旅游局主办的2009“老凤祥杯”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进入海选阶段。开赛以来,来自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广大旅游纪念品从业人员、爱好者和市民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截止至11月底,主办方共收到“金设计”作品近千件、符合参赛要求的“金点子”创意过百条。

   12月24日,由业内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审团在上海旅游纪念品展示中心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了海选。截止目前,共有100件金设计参赛作品入围。

 

世博元素炙手可热,但光贴上标签就远远不够的

    在2010年世博会到来之际,如何将世博精神、上海精神体现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上,是2009“老凤祥杯”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的根本宗旨。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向广大世博游客诠释上海的文化底蕴、世博的博大精深以及城市生活的美好欢乐。

   本次大赛的评委之一、老凤祥总工艺师张心一表示,在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中,以世博元素和海派文化为设计题材的作品占据了主流,他们运用代表世博形象的展馆外观、海宝形象、志愿者标志以及世博旅游形象标识,用自己的视角诠释和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并且用自己的创意来描绘美好的城市生活。

   张心一认为,关注世博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设计者必须记住,旅游纪念品是讲究文化内涵的,具有“三性”、“三风”。“三性”即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三风”指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因此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博会旅游纪念品,那就必须要了解举办国的文明特色、文化特点还有举办地的本土气息,仅仅在现成的旅游纪念品上贴上世博会的LOGO就失去了地方特性。

 

有些文化的东西恰恰是因为不变才值得纪念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建中的观点是创意固然是评判甄选作品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有些文化的东西恰恰是因为不变才值得纪念。

   就像荷兰木鞋,就是人们眼中荷兰的象征物。鞋子的式样、花色都可以变化,甚至很多都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有的木鞋是配套的洗刷用具,有的是开瓶器,还有的是配有铅笔的卷笔刀……各种功能,一应俱全。但是不变的是鞋子本身。

    几十年过去,能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以上海为例,海派文化其实有许多载体,如石库门、白玉兰、旗袍、东方明珠、老洋房……这些都可以成为上海旅游纪念品的创作素材。以"上海"为题材而设计的旅游纪念品不需要一定有一个代表上海文化的外壳,重要的是能在这个产品身上无不体现上海文化的精神。

    在这批作品中,有一些独具慧眼的选手发掘了上海文化的细枝末节,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使用上海街头的法国梧桐叶镶嵌水晶饰品;以今年疯狂流行的周立波“海派清口”设计“沪语”摆设;将石库门元素运用到木梳等手工艺品上等等。上海旅游、文化、历史的精华都在小小纪念品上得以体现,有一些作品的设计非常具有动感和美感。这是值得鼓励的。

 

市场化是最大的突破口

    记者从部分参赛者了解到,比赛很大的一个吸引点就是他们的创意将有机会在大赛后进入市场,通过销售环节,将一件件精美的纪念品送到世博游客的手中。然而,设计本身能否形成实物,能从图纸走向市场,却是此次设计大赛对作品要求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本届大赛中,许多外表美观、工艺繁琐的大型挂件、摆设设计都遗憾地名落孙山,反而是一些简单朴素的生活用品设计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青睐。有一套以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天际线为灵感创作的艺术火柴,几乎得到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并考虑将其引进上海涉外宾馆,招待世博游客。因为其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十分有趣。

    对此朱建中指出,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在突出“纪念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经济性”和“科技”含量。简单来说,就是旅游纪念品除了美丽的外表,还需要注重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和传播价值,是否能为旅游爱好者所接受,也要考虑到成本因素,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此外,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选用新材料、新工艺也是值得摸索的一条途径。

    目前中国旅游商品市场最大的瓶颈就是对于市场需求的不了解。虽然有很多设计师从事这一工作,但是他们却不太了解市场的需求。外国、外地旅游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纪念品带回家?需要什么样的纪念品馈赠亲友?只有了解了游客的真实需求,才能真正突破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瓶颈。

 

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以至全国

    大赛评委们一致认为,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发动面广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

    由江浙沪三地旅游局牵头,大赛的触角伸入了长三角乃至全国。入围初选的金设计作品的作者来自苏州、杭州、山西、山东、北京等全国各地,他们以“市外人”的眼光阐释了他们眼中的上海旅游纪念品发展方向,其中部分参赛者还不远千里,海选阶段就将实物模型快递到了大赛组委会。积极参赛的同时,他们其实也是为自己的产品日后借世博的东风进军上海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寻找更好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世博征集具有江南特色、世博概念的旅游纪念品,本来就是今年“老凤祥杯”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的主题。据悉,大赛组委会业已联系到的制造厂商表示,他们很乐意与外市的设计公司或个人合作,一同将世博的蛋糕做大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