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兴公园1500万元整回法式园林旧模样

(2009-08-11 19:42:17)
标签:

文化

分类: 老上海

 2009年7月28日,复兴公园百岁大寿。那复制于1946年的“復興公園”四字铭牌,高高悬挂在公园的复兴路进口和雁荡路进口的大门上,让人恍惚了时间。这木制的铭牌是复制品,真正的老古董是铜制的,被收藏在公园管理处。

   上海解放后,复兴公园作为国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被卢湾区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次为了给老公园祝寿,园内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1500万元砸下去,恢复了往日的法式园林风格。

    在卢湾区绿化管理署的总工程师倪振辉的指点下,记者对公园进行了一番考察。换了新装的复兴公园依然有着清晰的记忆,关于“卢森堡公园”,或者是更早的“顾家宅花园”。

 

最早是“顾青天”的私家花园

    复兴公园的园址最早是一片农田,周围有个小村子叫“顾家宅”。村里有个姓顾的大户人家拥有十多亩土地,便造了一个私家花园,人称“顾家宅花园”。

    顾家有个有名的先人叫顾英。顾英原籍青浦,是明朝的举人。在广西、延安和广南当官的时候那可是清廉敢为。有一对杨姓兄弟为了争家产,各自向顾英行赂百金,结果顾大人在庭审时公开返赂训诲,使两人愧服不已。他还建议领导变通征收,开仓赈济。顾英退休后回上海建草堂,赋诗自娱,颐养天年。顾家宅花园就是他后人的产业之一。

    1900年,法租界公董局以规银7.6万两买下了顾家宅花园,并将部分租给法军建造兵营。打那时起,这块地皮就被称为“顾家宅兵营”。光绪三十年以后,在上海的法军逐步减少,这里就由法国俱乐部等机构改建网球场、停车场等。

    1908年7月1日,公董局全体会议决定把顾家宅兵营正式辟建为公园,聘用法籍园艺家柏勃为工程助理监督。公园于次年法国国庆日开放,名为“顾家宅公园”,老百姓都喜欢叫“法国公园”。

    1912年,为纪念于1911年5月6日在上海上空作飞行表演失事身亡的法国人环龙,公董局决定把在建中的马路定名环龙路(今南昌路),并在公园北部建立环龙纪念碑。该碑于1950年和音乐亭一起拆除了。

    所谓的音乐亭就是一个有着圆拱顶的休憩亭,据说解放前,人们在里边吹奏乐器时,顶会发出共鸣。

寻踪提示:

    此次改造以公园现有格局为基础,着重于法式园林部分。老上海都有印象,法式园林是严格对称的。

    现在园内南北轴为音乐亭、大草坪、沉床式花坛和马恩雕像。音乐亭是新造的,已经有游人在里头吹萨克司风或拉小提琴。大草坪整成了规则形状。花坛中央的原先1992年造的不锈钢雕塑已经换成了新设计的复古石喷泉,地坪和和下水道也做了调整。

    百年玫瑰园这回增加了种植面积、品种和数量。园内种着150多种月季花,其花期可以从4月一直延续到11月。和老上海时期的玫瑰园不同的是,这次新添了一个国内唯一的蔷薇长廊和四道拱门。玫瑰园内的中国小女孩雕塑也换成了西方常见的小天使。于是,玫瑰园自然成为了情人在复兴公园约见的新标志。

    小卖部附近的茶室这回变身为全透明的样式,周围都是树龄80年以上的法国梧桐,仿佛衣冠鲜亮的法国仪仗队。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排名第二的大梧桐树就在公园的复兴西路进口处。

 

从法式园林到中西合璧整整花了10

    公园早期为纯欧洲风格,之后的中西合璧就说来话长了。

    6年后,公董局又聘请法籍工程师如少默负责公园的大规模扩建。由于牵涉到几个单位的拆迁,工程断断续续地进行,设计方案也不断修改,搞了9年才算基本完成。改建后的公园仍是法国式的,但也增加了一些中国风味。

    法国公园的中西合璧是中国园艺设计师郁锡麒的手笔。1925年,年仅22岁的郁锡麒对公园作了新的规划设计,融入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园西南部及南部为“中国园”,有假山、瀑布、荷花池和小溪。后来,公董局又拨款在小溪上建了一座桥。郁锡麒所设计的景点大部分保留至今。

寻踪提示:

    现在的中国园增加了“杜鹃”和“牡丹”两个专类园,三四月的时候赏花最好。这次改建在小溪上新做了一座桥。记得上世纪90年代,小溪上还有激流勇进。现在的娱乐就是一个水上漂浮球了。孩子们在球里欢快地翻滚着,留在岸边的鞋子记录着童年。

 

小动物从市立动物园“避难”而来

有趣的是,在公园的南面还设计了一个小动物园。公园饲养动物始于1917年,起初只有法侨赠送的几只鹤和两只天鹅,以后又增加了一些小动物。但是上海的老百姓根本欣赏不到这些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公园早期是限制华人入园的。到了1928年7月1日,才向所有华人开放,游园人数逐步增加为13.96万人次。

“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侵犯上海,位于南市的上海市立动物园不但经费来源断绝,而且动物笼舍一旦被日军飞机炸毁,必将危及附近居民安全。于是市立动物园管理处致函法租界公董局,愿意无偿将动物移交至顾家宅公园。

等到汪伪上海市政府掌权,又改园名为“大兴公园”,两年后更名为“复兴公园”。他们把公园里的小动物统统迁往中山公园动物园合并饲养。后来鉴于复兴公园中的动物笼舍仍可使用,遂决定恢复复兴公园动物园,除将中山公园动物园部分小动物迁回以外,又增添了一些动物。

寻踪提示:

解放后,复兴公园动物园增加了蟒、金丝猴等动物,建成了以鱼、鳖为主的水族馆。

1963年起,园内动物迁至西郊公园,小动物园原址改建成电马游戏场和游泳池。

小动物园的原址位于现在的复兴广场,已经被人气KTV钱柜占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