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戈尔与徐志摩林徽因“松竹梅”

(2016-06-16 09:10:08)
分类: 出版信息

1921年,赵元任、杨步伟结婚,只请胡适、朱征吃饭,并作证人,仅花了4角印花税。翌日《晨报》发布消息,冠以特大标题《新人物的新式结婚》。

1921年,俞平伯受胡适影响开始研究《红楼梦》。他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不到4个月,信札已订成几大本。翌年他的《红楼梦辨》推出,书中的一半材料就是从顾颉刚的信中采集的。

1921年除夕,叶圣陶与朱自清促膝长谈,点起两支白蜡烛。朱自清即写了只有3行的《除夕》:“除夜的两支摇摇的白蜡烛光里,我眼睁睁瞅着。1921年轻轻地踅过去了。”

张耀翔在1922年搞民意测验,共8题,收到答案931份。其中,回答中国旧小说中最喜欢是《红楼梦》的有471票;其次是《水浒》、《三国演义》。

http://p3.pstatp.com/large/7fc00020551fd867f8b1924年,徐志摩、林徽因陪同来华访问的泰戈尔在北京天坛演说,因泰戈尔鹤发美髯,徐修长白皙,而林美艳如花,人称他们仨的合影有如“松竹梅三友图”。

1924年,北京教育部开列禁书单,其中有英国作家嘉本德《爱的成年》、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等与政治毫不相关的作品。为此胡适给政府写信,要求消除这种笑话。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建立。校长曹云祥请胡适主持,胡说不够格,推荐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和章太炎。王国维开始不答应,胡适找溥仪,溥仪劝王去,王因清华是洋学堂仍不愿去。溥仪只得下了“圣旨”,王没办法,只得去了。但章太炎不去,他因为在日本时曾与梁打笔墨官司,另外也反对甲骨文,说那是商人伪造,信它的是妄人。梁、王都希望他去,但章始终没有去。

20年代,北京有号称“京兆布衣(周作人)三大弟子”,即散文、小品文名家:朱自清、俞平伯、废名(冯文炳)。

郑振铎有一次为大学请熊佛西讲演,但到来的却是熊希龄。问他讲演题,却是幼稚教育,因为当时熊希龄筹办香山慈幼院。熊到了讲台上,便对学生说:“你们要请的是熊佛西先生,我去替你们请来吧。”就这样下了台。因为熊希龄和熊佛西的住所相距很近,送信的人说是熊先生,便弄错了。

​(摘自李子迟等人著《道可道:民国学人大师真闻录》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3岁嫩模献身七旬富豪称不为钱财只为床技(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