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向清军正式打响第一枪

分类: 杂文言论 |
1850年11月4日(清道光三十年十月初一日),拜上帝会向清朝军队正式打响了第一枪,进行了第一次战斗。
当时洪秀全、冯云山都匿居在平南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杨秀清装着身患重病、口哑耳聋、耳孔出脓、眼内流血,成了病废。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传言,主持金田团营。拜上帝会的团营风风火火。代理广西巡抚劳崇光便命贵州总兵周凤岐带本部军开往桂平,会同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将其镇压。
清军前部驻扎在山人村南的思旺,就再也不敢北上。
就在11月4日,洪秀全以攻为守,命胡以晃率本地拜上帝会众向思旺进攻。因巡检张镛率乡兵增援,未能攻克。但此举引起清军注意,原先李殿元军本拟进攻金田的,于是率军围困花洲,胡以晃等严守山人村外要道,派人翻山越岭偷过封锁线,奔到金田告急。这时杨秀清却突然开口,自称是天父降托,耳聪目明、心灵性敏,立即制订了作战计划,派出蒙得恩率拜上帝会众数百人驰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袭思旺清军后路。李殿元仓促回救,被打败。胡以晃率领花洲会众出围夹击,与蒙得恩等会合,一举攻占思旺,李殿元逃走。
清巡检张镛刚乘轿逃到村外桥边,就被拜上帝会众拦住。会众问:“轿中何人?”轿夫故作镇静,吓唬说:“快让开,老爷要过去。”会众们猜定轿中是官员,即用长矛往轿心一捅,正中张镛身子。他惨叫一声,就被拉出轿子,押回思旺受审。张镛跪地叩头求饶,会众摘下他的翎顶摔在地上,怒叱道:“妖头,这是你的功名,也是你的下场。”当即将他处死。这是太平天国第一仗所击毙的第一个清朝官员。
这场思旺之战,也就是太平天国官书上所说的“迎主之战”。“主”,就是洪秀全。当时洪秀全称为“太平主”。
花洲迎主之后,洪秀全和冯云山、胡以晃等人凯歌高奏,胜利地回到了桂平金田。
此后,硝烟滚滚动地来。这时,周凤岐已命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率精兵1000人杀向金田。这支配备有火器的军队,在队伍中还夹杂了24个挑夫。在其所挑的箩筐里,堆着满满的绳索。他们大言不惭说是用来捆绑拜上帝会众,报功请赏的。
拜上帝会众早已严阵以待。
1851年1月1日,伊克坦布带着人马,过了新圩边的蔡村江桥,直扑金田村。当他们得意洋洋地到达离金田村仅数里路的鸡母潭村时,突然喊声连天,原来是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分别率领预伏的队伍,从金田、大筒、盘古岭等处同时杀出。伊克坦布知道中伏,急忙撤退。但杨秀清领的会众又从王谟村杀出,布阵蔡村江边,断了他们的回路。
就在这时,由黄文金率领的博白会众、由秦日纲率领的贵县龙山矿工,正好同时前来金田团营,见势马上前来助阵。拜上帝会众突然增至1万余人,双方力量相差更为悬殊。清军进退维谷,纷纷逃命。伊克坦布拍马狂奔,在逃上蔡村江时,仓忙中马蹄被陷在桥缝里,连人带马跌进江中,被追军砍死。清军很多当了俘虏,拜上帝会众就用缴获的绳索捆绑他们。周凤岐急忙派兵救援,反而自身陷入重围,直到夜晚,方才摸黑逃回了桂平城。

蔡村江桥之战是拜上帝会众实施防御会战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洪秀全等人的指挥才能。这是洪秀全直接指挥的第一次战役,也是他自造反以后,直到称天王期间,难得见其亲自指挥的一次战役。此时清朝当局方才醒悟:这才是劲敌,是最可怕的对手呢!自此,他们开始把战争的主攻口由对付天地会转移到对付拜上帝会,即正要建立的太平天国上。
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长达十余年的风暴出现了。(摘自李子迟等人著《太平天国十四年》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