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荒唐透顶的唐诗排行榜

(2011-10-30 20:08:45)
标签:

唐诗

宋词

排行榜

武汉大学

王兆鹏

分类: 出版信息

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人们热中于各种“排行榜”,尤其是文化艺术界和学术教育界。什么大学排行榜、作家富豪榜、图书销售排行榜等,大肆炒作,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极尽张扬,自鸣得意,以吸引大家的眼球,博取名利。如今又有更离谱、更荒唐的了,那就是所谓的“唐诗排行榜”、“宋词排行榜”。

所谓的“唐诗排行榜”、“宋词排行榜”,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兆鹏牵头搞的。“唐诗排行榜”搞了前100首,其中“前十强”是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杜甫的《登岳阳楼》、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李白的《蜀道难》;而后来出笼的“宋词排行榜”,第一名便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首先,这上榜的作品并不都是最权威、最好的作品(至少这样的名次排行,使人们大跌眼镜、大不相信),既不是大多数普通读者和百姓、大学中文专业在读和已毕业之人、文学爱好者们所承认的,也不是文学教授、专家、理论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作家、诗人们所接受的。既不是最著名的诗人们的最著名的作品,也不是被历代各种文学著作所评价为最优秀、评语最高的。显然,炮制该榜的人很明白,若是过去大家都认为最好、最有名的诗人、作品,那就没有什么新意,不大吸引大家的眼球了,必须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邪门另类,才有“爆炸性”、“刺激性”。其中当然一则包括炮制者自己的评价,二则就是故意反常规而行了。

此外,“唐诗排行榜”和“宋词排行榜”上的两个“第一”,其所描绘的景点,都出自炮制者所在的地方——湖北境内,大家认为炮制者大有为本地炒作之嫌。而炮制者则说这纯属巧合。这一点本文暂且不多分析,却还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见有关材料说:“四位作者博采从古至今的唐诗材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的排行榜”,“采集了历代选本入选唐诗的数据、历代评点唐诗的数据、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据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这四方面‘铁证’,整理出来了一份唐诗排行榜。”但这样的排行榜又有什么科学性、权威性、标准性呢?你只能说这是你个人的一个学术观点、一个参考意见而已,可是就能代表一切了吗?还好意思说是“铁证”,真是无耻!这能算是真正的“铁证”吗?这样的“铁证”能有说服力吗?出版该书的中华书局,还好意思宣传说该书“势将成为今后广大读者领略唐诗风采的首选”,实在是太狂妄、太夸张,其结果无非是误人子弟、引人误入歧途罢了。

再说,文学作品能用排行榜的方式来确定高低、优劣吗?你只能大致、笼统地说哪些诗人、哪些作品是一流、二流或三流的,是非常好、比较好或一般的。即类似钟嵘在《诗品》里所做的那样。而对这有限的几个最好的诗人、几篇最好的作品,还能够评出个一、二、三名吗?还需要评出个一、二、三名吗?这种评法,能找到什么证据、理由和标准呢?统计学、计算机的方式和方法,怎能生吞活剥、机械教条地运用到人文科学领域里来?这样搞又有什么意思、什么意义、什么科学性、什么价值呢?岂不荒唐透顶!

我也并不赞成过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和做法,因为文学艺术、学术教育,确实是有高低、优劣的不同,确实是有客观标准的。但必须严格、认真、规范、合理、科学、权威地来做,要得到大多数人、大多数地方、大多数时候的共同肯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时而皆准”。而不是这样少数一二人纯粹为吸引眼球、大肆炒作而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行径。

这些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越来越全面、深化和加强,从而影响到文化教育界,浮躁急切之风盛行,对名利的追求越来越甚嚣尘上,大家想方设法、削尖脑袋想出名、发财;而在学术研究上,又很难有真正有思想文化价值的,或新或深的见解、发现,就只好搞这样类似的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大肆炒作的行径。有句话说得好:“这个年代,不在于探求真理,只在于让人大吃一惊”。上面这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就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