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红楼梦》最大的失败在哪里?

(2010-09-08 00:11:19)
标签:

文化

最近,随着新版《红楼梦》的上映,于是成了大家热评的焦点,且无一例外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在今天北京的一家烂报上,一个烂人发了一篇烂文章,批评新版《红楼梦》最大的问题,是尽量忠实原著、大量使用原文。而那口气,是非常的自负、得意、居高临下、自我感觉良好,显得自己真的就是权威、专家、定论、真理似的(看看那烂人的博客,那些文章无一例外都是这种口气)。因为此烂人在圈内还比较有名,所以他的烂文还放在该烂报(也颇有名呢!)那个时评版的头条,而且篇幅还并不短。可是,我要不客气地说,这个烂人,不管他名气多大、不管他还号称是什么文坛行家,但他就是很无知,很浅薄,很鄙陋,很可笑!

首先,评价一部影视剧、话剧或小说作品,是否忠实原著、使用原文,根本就不是重点。大凡虚构性的叙事作品,最核心是能否成功塑造鲜明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如何,内容则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得如何。再从宏观来看,那就是思想性(包括主题、观点、人物、故事、环境、内容等)为第一,艺术性(包括语言、手法、形式、风格、技巧、道具、音画、装束等)为第二了。而不管从哪方面说,是否忠实原著、使用原文,都只属于形式、风格、技巧、技术等方面,是次要的因素。

我反倒觉得,这次李少红能尽量忠实原著、大量使用原文,其实正是她导演生涯中一次很大的进步,是她导演作品中一个很大的成绩。

李少红过去的作品,以《大明宫词》为代表,此外还有《橘子红了》等,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虚,太假,太空。华美固然华美、时尚固然时尚,旁白、独白、对话都搞得像散文诗一样,优美、流畅,一大段一大段的,洋洋洒洒,甚至都已经游历于故事与主题之外了;而且布景、道具、画面、服饰也很典雅、绚丽,因此人物的长相、形象、心理、性格、素质各方面搞得也非常现代甚至虚幻、怪异,但离现实生活实在太远,与历史真相也很不相符,明显成了形式大于内容、技巧超过思想、虽华丽却空洞、华而不实——在当代的电视剧导演中,她是个突出代表(而张艺谋就是在电影方面的最突出代表)。(这往往其实也正是所有“太平盛世”的文化特征,看看中国过去历代曾经出现过的汉赋、宫体诗、骈俪文、青词之类吧。)

而这次,她能尊敬那些红学家们的意见,在故事情节上尽量忠实原著,并在旁白、独白、对话上大量使用原文,就避免了虚、假、空的毛病,忠实了原著,借用、发挥了《红楼梦》原著的优点与作用,显得更加真实、吻合、丰富、厚重,怎么不好呢?当年87版的《红楼梦》,还有其他几部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不也是引用了大量原著中的对话、诗词什么的,效果不是都挺好的吗?

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当然还有很多失败、不足之处(如挑选演员及其化妆、服饰其实就是塑造人物上,如氛围、布景即环境的展示上……很多人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罗列、分析了,俺也怕挨板砖啊!);但是,说它忠实原著、使用原文不好,那是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的优点、特点。

 

[补充:不过,写完此文后我又犹豫、怀疑了。也许这并不仅仅是那位“文坛名烂人”的口气,如何自负、得意,而是当今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口气都如此。看看所有人开的所有的博客上,谁不是在用这种口气写帖子呢?按照鲁迅的话说,这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才”的时代,而“暂时做稳了奴才”、其实本质上还是奴才的人们,却一时恍惚之间,竟糊里糊涂就以为自己真的“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有些还认为自己是小资、是中产,甚至以为自己是贵族了,于是惬意、满足、舒服、愉快、开心、幸福得很,自我感觉良好,非常热爱国家,热爱统治者,热爱自己的各种电影电视唱歌体育政坛等偶像,热爱时代,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于是写帖子就都是这德性、这口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