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掩盖下的倒退和罪恶

标签:
无题李子迟杂谈 |
分类: 出版信息 |
我们今天,表面上,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似乎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
其实,宣扬“多元化”,只是宣扬形式上、表面上、手段上的“百花齐放”,而在内容上、主题上、思想上、本质上、灵魂上,却不可能“百家争鸣”,反而是铁板一块,一个模式。
也就是说,看起来,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写什么、教什么、演什么、唱什么,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穿、怎么走、怎么玩、怎么“搞”,都没有人管你——似乎很自由,很灵活,很写意了;实际上,还是禁锢得很厉害的,就像鲁迅说的,禁锢得像铁桶一样,比罐头还严密。要不你试试看,稍微出点“轨”,说点“重”话,做点“大”事,将会是什么下场!
比如我们老是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大好事啊!但其本质却变成了奴性、顺从。
也就是说,只有百花齐放,没有百家争鸣。
鲁迅所在的80年前的民国时代,据说很一元、很禁锢、很专制、很黑暗了吧,可是他的文章还是能发表,他的书还是能出版。说是要逮捕他,可他始终并没有被逮捕;说是要暗杀他,可他还是寿终正寝的(病逝不算)。
而今天呢,你那些“异端”的东西,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只给你在“有限的范围”内,那便“想怎么样都可以”——好像有点像“软禁”的状态了。
这就是打着“多元化”的旗号,骨子里仍旧是专制。
这就是“多元化”掩盖下的倒退和罪恶。
另一方面,在多年的愚民教育和专制政策影响下,在功利主义至上的中国,我们今天的国民,看起来是很自由、很自我了,其实不过是在生活、工作方式上的“多元化”,而其骨子里根本没有思想和个性,麻木无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
这就叫: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百姓。
http://tspl.xzcn.com/res/upimages/book/2006-12-29/103405591350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