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散文前进道上新的里程碑——祝贺丁一教授《诗散文文本解码》发表

标签:
诗散文研究发展里程碑 |
分类: 评论 |
诗
——祝贺丁一教授《诗散文文本解码》发表
淡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学报主编,丁一教授的论文《诗散文文本解码》,以头题的位置发表在美国新大陆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的《晓来花片》一书上。
丁一教授的论文《诗散文文本解码》2022年8月13日,由丁一教授在延安“2022第六届中国作家诗文创作高峰论坛”上以演讲的方式发布,发布后其发布信息即产生阅读量60多万人次。
丁一教授的论文《诗散文文本解码》将发表在2022年第4期丁一教授主编的《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学报》上。
丁一教授在研究中,充分的肯定了诗散文文体“同样是美本质形式的外化,同样具有审美形式内在的质的规律性。”丁一教授引用列宁的话说:“本质是有形式的。无论怎样也还是以本质为转移的”。美的本质是对纷繁变幻的审美形式内在的质的规律性研究,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过去和现在一直关注的命题,反映在诗散文文体,同样是美本质形式的外化,同样是审美形式内在的质的规律性研究。
丁一教授还把诗散文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去研究和考察。丁一教授说:“经过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探寻,在美的本质的客观与主观的辩证运动方面,取得了拓荒式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诗散文主要是接受德国美学中的主观说,40年代开始注意到客观论,直到50—60年代才普遍地注意到美应该具有客观与主观两种因素及其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前,蔡元培、王国维、朱光潜在译介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美论中,提出美是主观的。蔡元培主要受康德美学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罗斯美学观的引进,促进人们对美的本质的重新思考。作为这种思考的代表是周扬和蔡仪。美的本质同样也在诗散文中得到体现,这是诗散文文本美本质的一种契约精神,美本质的诗散文契约,引领着那些文学巨人,为后人展示出诗散文文本写作是美本质的本体论外延,并不是随意而率性的逻辑榜样,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丁一教授认为诗散文是一种新生的文体,像树苗刚刚长成树,像雏鹰刚刚展翅,像花朵刚刚开放,这种文体正处在最具生命价值的生长期,这种文体特别具有生命力,诗散文有着生机勃勃的生长的前景,诗散文的明天,“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丁一教授是长期从事散文诗创作的作家。他认为诗散文和散文诗都要以诗意为核心,两者都需要追求诗风情韵的美,但从他的具体的创作体验来看,他觉得诗散文的创作比散文诗的创作更开放、更随意、更自由,所以,他说现在写诗散文的人越来越多了!他对诗散文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了文化自信的!这些理论是丁一教授从他自己的散文诗和诗散文创作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具有无可辩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对诗散文的文体创作是具有是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
丁一教授对诗散文的研究和开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他要继续引领大家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他要把中国的诗散文的苗苗浇灌成一棵参天大树。他对诗散文的研究和开发,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丁一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开发诗散文,中国诗散文从此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丁一教授的《诗散文文本解码》,是诗散文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和新的里程碑,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诗散文的灯光”。
诗散文春风得意,诗散文正在路上。诗散文,有如落英缤纷的花片一样绚丽。喜今朝看未来,穿越时空解码意象,我们读诗散文明天的剪影,“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
淡墨2022年9月4日初稿于昆明云安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