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鸡蛋花落在湖中荷叶上
阿坚2022年6月15日中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我成为退休人员的“老大姐”
7月25日早上,广州文艺杂志社退休群转发讣告,老同事王璞的儿女说母亲于7月23日病逝,享年88岁。还写道:“感谢您一直以来给予家母的关爱与呵护。不胜感激。”
我:老同事王璞和我进入广州文艺杂志社时间差不多,几十年相识相处友爱和谐,回忆美好。她晚年多病长期住院,不让大家看望;数次老同事聚会,她有心参加而医生、家人劝阻,于是失去见面机会,颇觉遗憾。所幸她得到单位、家庭关爱,子女孝敬,安然离世,愿一路走好。
与此同时,广州部分文友的群“清泉2号”也转发了该讣告,两处群友纷纷表达不舍与祝愿:“老人家一路走好。”“王璞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可惜一直没能再见面。愿王璞一路走好。”“王璞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大姐级的好同事,惋惜她的离去,愿她天堂安息!”“哀伤悲痛无语……愿王璞一路走好,早日抵达极乐世界!仙人已逝,风貌永存!!!”“愿王璞一路走好,魂归大地,天国平安!”“愿王璞一路走好,早日往生清净刹土!”

1985年《广州文艺》在珠海市党校开会研究杂志如何改革,五位同事合影,左起:陆龙威、吴幼坚、方亮、钟子硕、王璞。
我和王璞都约在1979年调入《广州文艺》,她在办公室,我当校对,业务上没交集。我1980年怀孕在家服用中药保胎,先生去广州文艺开证明领“准生证”,是由王璞办理的。休完产假回到单位,我和王璞才逐渐熟悉。她学生时代在武汉度过,婚后随军在南昌,先生转业一家就在广州定居。她容貌娟秀,身材适中,衣着得体,温文尔雅,和大家相处得很好。她比我大十年,聊到家庭、情感等等,感觉彼此能理解。我1993年出版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两百多位作家为照片题诗,广州文艺同事则不是作家亦应邀参与。美编李锐文替我拍了照片,王璞题诗——
网
陷在网中
甜蜜,小心翼翼,
冲出这网?
冲不破千丝万缕……

当年一起办刊的人们,有不少陆续调离,也有的出国,但只要在广州文艺黄金时代待过,大都留有美好回忆,愿意保持联系。我这两天想到,几十年来离世的有刘家泽、高乃炎、霍之键、钟子硕、方亮等领导,彭泓冰、黄铮、梁建生、王文锦、周金灼、朱光天、梁荣、王璞等同事。目前健在的退休老同事中,除了杨家聪、卢慧龄两位耄耋外,曾任主编的李树政79岁是“老大哥”,
78周岁的阿坚我就是“老大姐”了。我要注重保持身心健康,争取活得有质量而长寿,这样首先对自己有益处,慢慢享受不可再来的人生;对其他比我年轻的同事,也会是一种激励。
曾任主编的高乃炎,小说组长周金灼,都不是作家或诗人,但他们也和王璞一样,在我的三色堇影集留下纪念。高乃炎为我在暨南大学明湖边的照片题八个字——
读
柳叶低垂
心境如水
李锐文当年住在越秀山的广州美术馆后面,他为我在台阶拍照,周金灼题了四句——
编辑阿坚作人嫁衣认真,自身装扮缤纷,回望春园锦绣,笑迎前路艰辛。
1993年出版的2000本三色堇影集,已经流向民间。32年过去了,无论有多少损耗,相信始终会有若干本仍在。直到被摄影者、摄影者、题诗者都陆续离去,这本书的任务已经完成,最后湮没在历史深处亦不可惜,它只不过是中国一位普通女性的个人影集,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促成这“第一本”问世。我心心念念的是另一本书——《彩虹——LGBT人生纪实》,那本更有意义,却还有一千几百本存在我家,但愿我能看到它一本本流向民间。
离世的那些同事已不会再有病痛、烦忧,活着的人才需要面对现实,解决一个个矛盾。我要乐观向上,活在当下,争取在有限的时光里,多做点特别想做的事。希望其他老同事也都健康快乐,过好每一天。
左起:陆龙威、吴幼坚、王璞、黎洁涛

左起:陈茹、王璞、吴幼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