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将满78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5年4月7日、8日摄于东山湖公园及家门口。图为池鹭与乌龟。
请把我们那个年代的经历写出来
今日因办与下周赴港旅游有关的事,没去东山湖公园锻炼和拍照。所发照片多是7日在公园随手拍,还有几幅是早上在家门口拍的。有时对着电脑时间长了,出门看看花木,眼睛和头脑都得到休息,效果不错。花盆里栽的胧月有阳光就长得较好,小区里不少居民散步来到,会羡慕地议论这位置有阳光,她们在家门口种的花花草草,因难晒到太阳生长缓慢。是的,我见准备做菜的洋葱发芽,就把它埋进土里,没几天抽出的葱叶就可剪下来炒了。切开辣椒拿掉籽,不想当垃圾倒掉,连番薯皮瓜核之类,丢进花盆沤肥,结果就长出几棵辣椒。不指望它们结果,摘下叶子也可做菜。盆里长春花旁长起来的植物,拍照上网查过是人参菜,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补充营养等功效。食用方法可焯过再配合各种佐料调拌成凉菜,也可在炖排骨时适当加入,可以提高口感,还能发挥药效。家门口就有野菜,不错,过几天尝试一下。
我给一女友发信:“我引用你留言做标题发了文章《爱在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她和我一样生于干部家庭,我们的父辈是战友兼恩平同乡。她语音回复,我把粤语转为文字再用普通话表达大意:“谢谢,谢谢!幼坚姐姐,实话实说吧,人生或者人,如果那个心没有一点温度,其实就真是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我看你的回忆录其实好感动。感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它就像自己亲身经历那样真实。你曾鼓励我也写回忆录,但是现在的我参加太多各种公益活动,我的心没办法定下来,所以一直都没办法写文章。也可以说是比较懒,可能也是不太想回忆得太多,不太想过分用脑。幼坚姐姐,你坚持写下去,把我们那个年代所经历的东西写出来吧。可以说这是我们一代人的回忆,我觉得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我写到关乎感情的内容,引起读者各种看法,有的认为颠覆了对我的印象,没想到我是那样的人,会做出那样的事。她们在感情方面都很严谨自爱,守得住道德底线,不可能像我这样做。这点我写之前就预料得到,我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完美的人,我希望正视自己的人生。
除了我的回忆录引起非议(大部分读者沉默地关注、阅读、思考),我写的性少数群体话题,也容易引出读者不同看法。一位读者非常坦率地留言:“性倾向是他(她)们个人的事,不赞成不赞扬不赞赏。”我也同样坦率回应她:“对性倾向的认知你还有所欠缺哦。很多人亦采取如你的态度,认为只要自家亲人不属于性少数人士就没事。然而全世界性少数人群比例是占所有人口的5%。照此计算全球性少数人群约有3.5亿人,而仅在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万,与此相关的家庭数目更是庞大。有个说法是,若认识的人达到25位,其中就可能有性少数人士,比如一个班级往往就有两三个,学艺术、外语、广播等学生里占比例更多。谁也不敢说亲友中绝对没人属于性少数。很多异性恋者是在事实面前感觉疑惑、痛苦,需要求助,并通过接受科学普及改变旧观念,从而理解接纳性倾向非主流的亲友。性少数人群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组成部分。看待这一群体应基于科学认知与人文关怀,摒弃偏见与污名化,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规则与文化环境。至于每个人采取什么态度,就不可强求。”
4月7日、8日随手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