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5日适逢52岁生日,吴幼坚参加阳山县文艺宣传队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在游轮上留影。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核实时间,我上网查阅资讯,其中《阳山县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上)》记载:
4月15日,县委制定《阳山县1958年至1962年工业规划》。
是月,县建立专业文工团。1965年7月成立乌兰牧骑式专业的文艺宣传队,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而瘫痪。1969年4月26日,县重建专业文艺宣传队。
经马木胜、何翠莲、曾增怡、李桃芳四位证实,我们所称的阳山县文艺宣传队,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于1999年4月举办。
我加入宣传队相当偶然:广雅中学赴阳山插队务农的28个知青,在新圩公社期间,曾组成业余宣传队,排练演出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罗伟平演李玉和,陈挺演李奶奶,余颖华演李铁梅。后来,阳山县举行文艺汇演,知青们到县城参加。由于陈挺嗓音不够高亢,演出时我站在舞台边门幕布后助唱,我俩互相配合,顺利完成任务。该节目入选最后一晚的汇报演出。与此同时,我还参与组建新圩大队业余宣传队,除我和知青许光远外,其余都是当地青年农民。当年宣传毛泽东思想责任重大,我唯有勉力兼编导演三职。我队参加汇演的节目是小歌剧《为革命种田》和一个歌舞,小歌剧亦入选汇报演出,我饰演贫农老奶奶。
1972年3月,我、余颖华、陈挺三个女知青,接上级通知去县文化局报到,被安排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改称文工团),我搞创作,陈挺当导演兼演员,余颖华当演员。到宣传队几天后就随队去秤架公社,送戏到广东海拔最高的村寨——太平洞村。我们表现一如既往,自然都不错。当初告诉我们是借调,实际是试用,三个月后通知,已办妥手续正式调入,没有商量余地。就这样,我们与阳山县文艺宣传队结缘。
县文艺宣传队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于1999年4月25日举办,那天恰好是我52岁生日。白天文化局盛局长等与我们乘游轮,饱览小北江青山绿水。晚上在酒家聚餐,黄建平向我献上鲜花,我切蛋糕许愿,人人举杯同贺,祝个个身心健康,阳山文艺宣传事业兴旺发达。饭后还去县委招待所会议厅举办联欢晚会,欢歌热舞尽兴抒怀。
后来的20多年里,文工团业务随形势变化,成员也不断改变,但曾与之结缘者都珍视这段历史,2009年的40周年纪念,2019年的50周年纪念,都有很多人从各地回阳山欢聚。我没能出席这两次活动,但在《源流》杂志社任副总编辑期间,两次出差去阳山都与老同事见面、合影留念。
2024年11月,我与何捷忠在清远和部分老同事欢聚,接着我继续去阳山与另一部分老同事叙旧。回看保存的老照片,健在的朋友情深义重,离世的同事音容宛在。望连江流淌,心中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惟愿国泰民安,人人身心健康,度过平凡快乐的一生。
仅以我与翠莲即兴共舞《我的祖国》表达诚挚祝愿。她群友看视频纷纷鼓励:“为您和坚姐点赞”,“舞动青春”,“棒棒的”……翠莲是广东省舞蹈家协会理事,而我“临老学吹打”手舞足蹈,见笑了。

视频:阿坚翠莲清远起舞《我的祖国》


江边留影
清远欢聚

阳山欢聚
1999年4月阳山县文艺宣传队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吴幼坚出差到阳山与老同事相聚:
吴幼坚再次出差到阳山与老同事相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