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中山大学校园内众手高扬彩虹旗活动场景,右起第五人是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时年62岁。
9月6日早上,艾文在微博头条发表《彩虹》书评,我读罢立即加评论转发,同时告诉作者,我将在博客微博豆瓣公众号四个自媒体转发,他欣然同意。我费了些功夫,找到若干老照片配文,有助于读者了解那些往事。

三色堇吴幼坚:感谢艾文发文,忆中国LGBT在2008-2009年的美好往事。我们所做点点滴滴的实事,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力。一切付出不会白费,就我个人来说,能帮到一些人、一些家庭,晚年就有意义。我不能被新的阻力吓住,只能根据现有条件,以我的方式(发文章、复信、面谈、接受采访等)继续出力,为那心中彩虹。24-9-6
11:27 来自广东
重返2008-2009:那个彩虹的闪光年代,读《彩虹》有感
作者:艾文的文HK
即使黑暗里再无人看见光亮,但愿在岁月的长河中仍然能够照耀后人。
八月我的新书《彩虹年轮》在香港出版,带着这本书回广州的时候,我通过微博约吴幼坚妈妈见面,她是中国彩虹运动最具有代表性人物之一,关注了她这么多年,经过广州这么多次,却都因为来去匆匆没有机会拜访她。这次见面,我想要把这两年出版的两本书送给她。
那天广州下了雨,吴妈妈没有像往常那样去公园跳舞,我们约在东山口的星巴克见面。提前到达见面的地点,给吴妈妈发了信息,就站在星巴克门口等候她的到来。过了一会儿,吴妈妈终于出现了。我马上迎上前去。七十多岁的她仍然那么精神焕发。

77岁吴幼坚2024年8月19日在广州东山口与艾文合影。
在咖啡厅坐下来,我们迫不及待交换了彼此的书。吴妈妈给我带来了她2019年在香港出版的《彩虹——LGBT人生纪实》。其实我是第二次见吴妈妈,第一次是2010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同志父母恳谈会上。当然,当天参会的人众多,当年才二十多岁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吴妈妈对我不会有什么印象。
我们聊了彼此的近况,也聊了这些年来,各自在做的一些事情,以及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些朋友,禁不住感叹岁月的变迁。由于当天晚上,我还约了三男一宅的Tommy吃晚饭,所以就匆匆告辞了。
晚上,我一回到住处,就忍不住打开吴妈妈的书翻看起来,看着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一幕幕又都浮现在眼前。读着读着,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那个彩虹色的年代……
2008年:彩虹之路
那一年,因为不想呆在一眼就能看到自己一生的小城市,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被同事指指点点和议论,为了追寻梦想和更勇敢地做自己,2008年,我放弃了在地方电视台做编导的工作,来到北京准备考研。由此,真正开启了我的彩虹人生。
也是在那一年,吴妈妈开通了“三色堇妈妈信箱”,十六年来回复数以万计求助者的咨询。那一年,吴妈妈和阿强同志在广州创办了同性恋亲友会。那时候这样的一个名字竟然能够横空出世,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在公开活动场合的现场,真是不可思议。这么多年来,虽然名字更换成为“出色伙伴”,但初心未改,他们帮助了无数个中国同志父母接纳了自己的同志孩儿。亲友会的父母恳谈会活动与资讯,也为我后来顺利向父母出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阿强同志和我一样都在智同做过志愿者,是有名的夫夫博主,曾在腾讯《大家》、荷兰在线中文网开设专栏,每每有同志热点新闻发生,总能读到他独到的观点。后来我到香港担任腾讯视频《夜夜谈》节目的制作人,我邀请了阿强以及亲友会的妈妈分别来港和香港的明星、艺人录制了两期关于同志父母以及出柜等话题节目。
那一年的2月,吴妈妈在智同广州同志中心的活动上,见到了“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和香港“智行基金会”主席杜聪。2023年,流浪在外面世界的那颗叫高耀洁的小行星陨落了,即使黑暗里再无人看见光亮,但愿在岁月的长河中仍然能够照耀后人。

吴幼坚与高耀洁、杜聪合影。这幅照片的日期是2007年9月16日,不知阿坚我是否记错,在《彩虹》大事记中,与两位初见是2008年2月。
杜聪,是我生命当中的一位贵人。也是在那一年,我在清华大学的荒岛上,遇到了智行基金会做外展的志愿者,于是我加入智行成为一名热心的志愿者,由此认识了创办人杜聪。2020年,我参加“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杜聪是我的提名人。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在一起喝咖啡,探讨爱与生命的深度与广度。他是我的同志榜样,更是在我的生命里,给了我一束光的那个人。
那一年3月,吴妈妈在广州出席LGBT媒体观察研讨会,听爱白网同志问答主持人Damien
Lu(星星)博士分享。后来星星也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情感与性关系主题的分享,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他的分享,对于他表达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有共鸣。于是找他做了专访,写下了《星星博士专访:中国同志面临的挑战——健康的情感关系与性关系》。
那一年,吴妈妈出席北京同志活动中心见面会,并与电影编剧程青松同志相聚,与同志名博召召木木、大宝小宝等网友相见。

吴幼坚2008年5月11日在北京与程青松初次见面。
北京同志活动中心,也是我迈出彩虹之路的一个起点,在那里我参加了许多场各种各样的活动,分享会、观影会、读书会……那是我完成自我接纳的一个重要地方。后来,我和召召木木也成为了朋友,有机会去到他们家里做客,他们的恩爱让我看到了同志之爱的闪光,他们在博客和微博上记录的那些日常和细节,都是爱的证明。
程青松是吴妈妈早年担任文艺编辑时发现的一名作者,后来成为了电影编剧。早在2005年,也就是吴妈妈公开在电视媒体上支持同性恋儿子郑远涛的同一年,程青松通过博客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且自那时起,他一直勇敢地为LGBTQ群体发声,参与各种同志活动。他公开出柜的行为,对我后来选择公开出柜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年后的2014年,我邀请程青松参加我担任制作人的脱口秀《夜夜谈》录制节目聊电影和娱乐圈的同志话题,谈到他当年在博客上发布的一份“娱乐圈同志名单”,虽然所有名单都以字母代替,但还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和关注。其实在港台,很多明星艺人出于社会责任并不介意公开出柜,这让整个社会对同志群体有更为科学的认知。很可惜,在大陆的娱乐圈像程青松这样敢于出柜的导演和编剧凤毛麟角。
那一年,由于写博客的关系,吴妈妈也关注到同在广州的另一位名博“三男一宅”,而我早在2005年的时候也关注了这个记录“中国式同志家庭样本”的博客。吴妈妈在《彩虹》这本书里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故事。而我也把和他们的缘分写进了《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这本书。
在那一年的尾巴上,吴妈妈的博客“三色堇吴幼坚”当选新浪“十大草根”博客。两年后,我自己也进入了腾讯工作,我的一位清华同学是新浪博客的编辑,我的一位腾讯的同事后来成为了新浪博客的主编,通过他们我才知道,在那个没有大数据和算法的年代,运营编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家媒体的勇气、良心和责任,吴妈妈写同性恋的博文能够三天两头被推荐到首页,不光需要编辑的眼光和智慧,更需要社会的宽容度。

2008年吴幼坚入选新浪博客十大草根。
如今,在算法和大数据统治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性恋被通讯录取代,男友被室友取代,出柜被出桂取代……无数的暗语出现在我们的语境当中,如果一个十年前的人穿越到今天,也许不一定能够听懂今天的人在说什么……在这样的语境下,很难不失语。
2009年:闪光年代
2009年,是我内心成长开始发生巨变的一年,也是吴妈妈带领的同性恋亲友会引爆“出柜”等话题的一年。那一年,无数中国同志开始直面出柜,那一年,无数中国同志父母内心被撼动……
新年伊始,同性恋亲友会在广州举办了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吴幼坚妈妈作为会长出席活动并讲话。有的同志连哄带骗才把父母带到了活动现场,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出柜之旅。很多父母来了只是哭,更多的父母从原本的不理解,到被现场其他父母的故事所感动感染,慢慢转变思想,开始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孩子。
自此,除了全国性的同志父母恳谈会,天南海北各地分会举办的恳谈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召开,并且得到了非常多当地官方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首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的同志母亲吴幼坚与大连公开支持儿子出柜的同志父亲孙德华合影。

2009年1月5日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期间合影,左起:阿强、大连孙爸爸、唐山王妈妈、早期捐款人乌辛堃、广州吴妈妈、南宁钟妈妈、阿山。
广州日报刊登了关于首届恳谈会的报道,还公布了亲友会免费热线电话(由吴幼坚用家里电话,每周一、三、五晚10点至次日凌晨1点接听)。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写道:很多人觉得吴幼坚是在博眼球、想出位。吴幼坚也不否认,“我就是想出名,如果我不出名,我的声音怎么能放大?媒体怎么会来找我?我的力量和影响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发挥更大的力量来帮到更多的人,我是必须出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多的家长出来。”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同样作为媒体人的我。在那以前,其实我是一个内心胆小的人,在地方电视台工作的时候,跟男友出去吃饭被同事撞到,都会害怕到故意拉远距离假装和对方不熟。到后来,我逐渐接纳了自己,不再害怕别人的眼光,但也是想着悄咪咪做自己就好,直到我看到吴妈妈这句话,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开始以文字和影像作为工具,参与到同志议题的写作和报道中。
那一年,我参与了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的同志口述历史项目,独立完成了东单老巴黎、公交司机白大爷、同志剪纸艺人西亚蝶、胖熊光子、搞基的“直男”陈风等人的采访写作。这些文字最后汇编成了资料集《男缘》,也为我后来在香港获奖和出版第一本书《世界已经变了》奠定了基础,更是我最新出版的《彩虹年轮》这本书的重要章节。
那一年5月,吴妈妈在北京出席纪安德主办的LGBT社区现状与发展论坛,见到了童戈和崔子恩等同志名人,并做了主题发言《爱是最美的彩虹,同性恋亲友会周年回顾》。童戈是中国较早参与同志工作的作家、学者,他笔耕不辍出版过两部同志小说集,同时还以公开的同志身份,专注于反艾滋反歧视的社会倡导与学术研究工作。至今我仍然记得,在读到他写的《中国人的男男性行为
:
性与自我认同状态调查》、《中国男男性交易状态调查》时内心的那份惊心动魄,以及文字背后的真实所蕴含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崔子恩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早在那个噤若寒蝉的年代,他就已经是最早公开同志身份并勇于投入到同志文学和同志影像创作的重要人物。记得我在念大学本科的时候,就在学校图书馆读到过他出版的同志小说《桃色嘴唇》、《舅舅的人间烟火》、《红桃A吹响号角》,那种如梦如幻的诗意和意念仍然时常在我脑海浮现。
那一年,崔子恩执导了同志纪录片《志同志》,影片访问了亲历中国30年LGBT观念及生活变迁的30余位知名人士,以影像直击的方式总结与回顾30年以来中国同性恋议题的发展。
受崔子恩的影响,范坡坡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也选择了同性恋影像作为自己创作的方向。
那一年的11月,范坡坡的新片《柜族》在北京同志文化活动中心放映,这是他努力一年的成果。这部纪录片讨论的是让中国同志痛苦和纠结万分的“出柜”的话题。影片采访了十几位出柜同志,他们有的经历过歧视、压制甚至暴力,但也有感动、成长和理解。更有同志妈妈吴幼坚,坚定地站在同志孩子的身边。
我在《彩虹年轮》一书当中写了范坡坡:“中国式家庭的压迫,总是一代人承受了,又压给下一代人。这个怪圈,往往又因为外表包装着善良和温存,以柔克刚,摧枯拉朽。”范坡坡希望通过《柜族》这个片子,鼓励更多的中国同志勇敢地亮相,活得更自在、更有尊严:“其实出柜也可比作拔智齿。目前的情况之下,大部分人都会长,有的人疼,有的人不疼。有的人疼了就拔了——这要经历一次巨大的痛苦;有的人疼也不拔,结果终身承受着痛苦。”

2009年5月下旬,吴幼坚在北京出席纪安德主办的LGBT社区现状与发展论坛,这是论坛发的部分资讯。

吴幼坚与童戈合影。

吴幼坚与崔子恩合影。

2008年12月6日吴幼坚出席广州的酷儿电影播映活动,与范坡坡合影。
那一年,吴妈妈还接受了“同志亦凡人”主持人魏建刚的电视采访。“同志亦凡人”是一部同志美剧的名字,也是一档关注同性恋群体的公益节目的名字,受访者和节目制作团队几乎都是同性恋者,魏建刚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兼制作人,他同时也是“爱滋徒步”中国的发起人。
“同志亦凡人”记录了几乎所有中国同志新闻的大事件,那一年10月31日的节目报道:小杰在北京的麦田书店为同志小说《勇气》举行了签售仪式。而我也在现场见到了清华大学的校友小杰。他从清华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大学深造,在硅谷打拼过多年,曾做过工程师,市场总监和同声传译,当时是北京一家外企公司的高管。我已经忘了在现场问过小杰什么问题,但是他那份作为创作者直面自己灵魂深处的勇气也给了我力量,让我相信文字是有不朽意义的。至今,当我看到家里书架上的这本书,那份力量仍然会通过纸面传来。
那一年,吴妈妈应复旦大学邀请开办讲座《一位母亲眼中的Gay》,从此拉开了她在中国高校开展讲座的帷幕,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主讲《爱是最美的彩虹》数百场!一场讲座至少一两个小时起步,这累积起来的数字如果不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试问有几个六七十岁的老者能够做到?一个进入天命之年的同志妈妈尚且如此拼搏,年轻力壮的吾辈岂能等闲?
2010年12月1日吴幼坚在武汉大学主讲《爱是最美的彩虹》。
武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很多学生要坐在地上或站在过道、门口听讲。
那一年的尾巴,同性恋亲友会在广州举办了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次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那次活动上,我见到了吴妈妈。随后,我进入了腾讯视频工作,制作了《跨国同志情侣韩超》、《跨性别性工作者》等LGBT+议题视频节目。同年,吴妈妈牵头举办了虎年春节系列活动,在活动上她见到了同志情侣三川和小羊,他们也是我在北京同志活动中心认识的最好的朋友,后来他们去大理开客栈,再后来我们又在广州相逢。在《彩虹》这本书里再次读到他们的故事,很多我见证过和亲历过的美好时光又重现眼前,让我一次次相信同志爱情的美好。

2009年12月26日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在广州开幕。

2010年10月30日第三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在北京开幕。

2011年10月22日第四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在上海开幕。
2012年元旦,吴妈妈卸任同性恋亲友会会长职务,成立吴幼坚工作室,以独立公益人的身份面向社会继续彩虹之旅。两个月前,吴妈妈接受了阿强同志的视频专访,看到他们聊起这十年来的过往,引发了我无数的回忆,也不禁感叹,那个彩虹色的光辉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同性恋亲友会已经改名出色伙伴,很多曾经的一些机构也都不复存在。吴妈妈的同志公益活动大事年表上每年的活动数量也一年比一年少……
今年八月份在广州时我约了阿强同志一起见了香港首个男男恋综《仔仔一堂》的主理人Vinci。这十多年来,香港在同志权益上很多方面都有所进步,反观周遭,我们似乎进入一段历史上的垃圾时间,很多东西很难言说……
“即使黑暗里再无人看见光亮,但愿在岁月的长河中仍然能够照耀后人。”脑海里再次浮现这句话,与君共勉。

2009年12月27日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闭幕式上,吴幼坚与优秀志愿者们合影。15年过去,照片里的朋友未必仍来往,那些曾共同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的各地朋友,更是散布于海内外难得相聚。吴妈妈衷心祝福所有朋友身心健康,坚定信念,迎接风雨过后的彩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