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6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4年3月14日下午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追求真实自然动人之美
3月14日凌晨写完第69篇回忆录《私定终身》,发表后的反响超过我预期。14日白天考虑是否紧接着写第70篇,亲历的往事虽然过了56年,很多细节仍深印脑中,要写出来不算难。但想想还是应张弛有度,去东山湖公园舒缓一下,过几天再动手写。往往要用两天打腹稿,表面若无其事,该吃吃该玩玩,其实一直将回忆录搁心上。写作的甘苦,相信很多人有感受。同龄人多数不愿再耗神,说要悠着点过晚年,但我认为此事“有意思”,就自觉去做。1993年我自行策划、筹款出版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八旬老父对此事评价:“有意思”。父亲在天之灵得知二女儿写回忆录,一定也会给予那三字评价。
豆瓣有四次转发《私定终身》——
1)遠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三色堇吴幼坚 转发了这篇日记
我当年《广州文艺》同事陈茹(作家陈残云女儿)转来文友杨西北(作家杨骚儿子)感慨:“我刚写完那个小说,看了这一段《私定终身》的回忆,不由心生感动。亲历者写出这样的文字,特别真实传情。”西北正在修改的小说写音专学生们在文革期间的经历。
3)我爱阳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1岁的阿坚好美啊!青春里那些极其动人的部分是能够穿越时空的,同时也是上次采访中考虑到敏感因素而没能提及的。她还有好多好多故事:【1993年,46岁的我众筹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普通女性写真集 | 和100位女性聊天&吴幼坚-哔哩哔哩】 https://douc.cc/1OZA8D
4) 转发了这篇日记
感动
我觉得这篇文字正如儿子评价:“平实”。但豆瓣读者却热情称赞——
1)好动人的文字
2)照片好美!而且接吻的细节很动人
3)读来很感动,能看到这篇文章,今天心里多增加一束阳光
有三位读者分别在公众号赞赏10元,我和他们互动——
1)问自己情为何物?一句话一辈子、两辈子!
我:1968年10月某日,阿波乘火车北上往南京方向,去部队农场锻炼。临别时两人都哭了,我对他说:“我会对你负责一辈子的。”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
2)21岁的阿坚太美啦!青春里那些极其动人的部分,是能够穿越时空的!
我:感谢关注鼓励和赞赏!我也天天看你在豆瓣发图文,你的生活很充实!我会继续写回忆录的,耐心等着看下去吧。
3)吴阿姨写得真好,追更。
我:若从文学方面评论,我的回忆录写得不算好,只是达到非虚构类首要条件:真实。感谢鼓励赞赏,接下来我要争取写得好些!

下午带着六米飘带、mp3和茶水、干衣裤去公园,准备像昨天那样独舞一番。走在路上已发现飘雨,进东湖后完全无法锻炼,唯有背着挎包打伞观景拍摄。五拱桥两端的红棉已开到尾声,还有游客在冒雨拍摄,我也设法拍几幅。忽听人喊:“坚姐!坚姐!”我回头见她模样陌生,她问:“是坚姐吧?”我答:“是的。你是……”“我是游客!”“你怎么认得我呢?我好像不认得你。”“那么多游客你当然不认得,我们认你一个就容易!”她赞叹:“好靓啊!”“什么好靓?”“人又靓,跳舞又靓!”说着她扬手舞两下,我笑起来:“昨天有太阳我跳了舞,今天下雨跳不成。”她请我站在桥头红棉树前,先用我相机拍照,再用她手机拍照。并不是合影,仅仅是留念。她和我道别后,继续用手机拍红棉,我拍了她红衣黑裤花背囊的背影。下次偶遇我仍会认不得她,但她会开心地喊我“坚姐”。将满77岁的“坚姐”其实不算“靓”,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韵味,素颜留影让人看着舒服,就是一种自然的美。写作也如此,力求真实自然,散发动人的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