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拉拉读后感:身披荆棘,心向彩虹

标签:
吴幼坚72岁同志母亲拉拉邮购彩虹书和光盘海外拉拉读《彩虹》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Art_Sir大师兄:笔触超美的油画风景
|加拿大艺术家Ken Faulks
海外拉拉读后感:身披荆棘,心向彩虹
□ 吴幼坚

一、拉拉来信邮购《彩虹》
她2019年06月25日 14:10吴老师您好:早些年有关注过你的微博,现在看到你自费出版了《彩虹》,特来信咨询购买事宜,算是为这个群体做的一件小小的事情。我自己已经出柜,但是女友现在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还在不停地接受亲戚朋友安排的相亲,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又不愿让亲人伤心!女友妈妈其实已经提出不再干涉她的生活,但是内心应该还是不甘心的吧!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得到一些启发。在此特别感谢吴老师对这个群体的无私奉献,祝您身体健康!
我2019年06月25日 14:24你好!除了你和女友以及她妈妈看《彩虹》获得启发帮助外,还建议你们参考我博客“出柜话题”栏目实例,尤其是拉拉实例,比如——
25岁女演奏员写给妈妈的出柜家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y3m5.html
厦门拉拉出柜母女精彩对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xvy3.html
长沙拉拉出柜记:爱是克服困难的动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w27c.html
广州母亲给拉拉女儿的回信:世界皆因有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dxsj.html
拉拉白夜出柜一周就被妈妈接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xx37.html
上面实例中,白夜提到的光盘是《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彩虹》、光盘简介及邮购办法略)
《彩虹——LGBT人生纪实》问世
她2019年06月26日 09:20吴老师您好:感谢您的耐心回复!我准备购一本《彩虹》,然后再买一套您的采访光碟,我打款后直接邮件助理说明我需要邮购的物品,书和光碟可以一起发给我的吧,这样也省去另外一次的邮寄费用了!再次感谢吴老师的辛勤付出,读完争取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文笔有限,希望能有帮助!小王敬上!
我 光盘和《彩虹》可以一起邮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她 吴老师,款已汇出并邮件助理,望能早日读到您的作品!

二、海外拉拉写来《彩虹》读后感
她2月11日 17:07吴妈妈您好。我是您的关注者,很多年前参加过您在成都的演讲会。这次您出书想要买一本,请问吴妈妈方便提供一下购买方式吗?谢谢!
我 你曾在成都听过我讲座,那就是多年前的朋友了,很高兴你仍关注我。希望帮助宣传《彩虹——LGBT人生纪实》。(邮购办法略)期待你写点读后感给我,可选感触最深的某文说说,有真情实感就好!
她2月19日 12:14谢谢吴妈妈!祝您身体健康!
我2月19日 14:35记得抽空写篇读后感啊!元宵节快乐!
她6月25日 22:30吴妈妈您好!近日读完您的《彩虹》,写了几句读后感,非常浅显有失深刻。希望吴妈妈不介意。我出国很多年,自出国后再也没有用中文写过读后感。所以读起来语句可能会比较生硬。非常抱歉。也很感谢吴妈妈的这本书,我非常非常感动。
转发:身披荆棘,心向彩虹
作者:jo
终于读完了吴妈妈的《彩虹》,阅读期间频频落泪。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它不仅涵盖了同性恋群体,也时刻关注同妻和跨性别者这样更加被边缘化及深受刻板印象和社会教条之害的群体。
当我看到“跨性别”这样的字眼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词是“苦难”。在LGBT+群体内,我们都时常看到对跨性别者的偏见及敌意,或否定他/她们的自我认同,或贬低他/她们性别重置手术这样的个人选择。这样的偏见来自我们的无知。因为不了解,便借着社会现有的偏见与歧视,进一步加深对跨性别者的负面刻板印象。而跨性别者不仅经历着手术带来的生理上的苦难,更承受着舆论的压力和不断被边缘化的心理上的苦难。印象深刻的是靖在做了性别重置手术后瘫在病床上无心打理自己时,护士“很坚决地说不行,你必须开始学会照顾自己,如果现在的痛都忍受不了,以后还有更多的痛苦,生活总还有更多的苦难。”她说的痛苦,可能就是跨性别者每天都在面对的身心上的双重压力吧。吴妈妈在《彩虹》里用一个章节讲述跨性别者的经历,让我了解到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对于他们经历的痛与艰辛,是我在读到晓星、靖和A哥的故事前无法感同身受的。
另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来自于小雨。性少数群体所面对的压力,不仅仅体现在抑郁症和自杀率这样的数据里,也体现在像小雨这样真实的、令人痛心疾首的鲜活的事例中。我很认同吴妈妈在小雨故事的最后那几句对家长的质问:“家长责怪孩子自私,不为长辈着想,不为家族传宗接代承担责任,却不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私、软弱、虚荣……”“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她)的幸福不正是我们企求的吗,为什么会失望呢?”有的家长将自己的愿望施加于子女,却忘记了孩子也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的行为、谴责孩子的决定,却只是为了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父母真心希望子女幸福,而不是顾及自己的控制欲和面子,为什么会因为孩子做自己而感到失望和耻辱呢?
很欣喜的是当吴妈妈讲述每一个人的故事时,她并没有施加某一种特定的价值观,从而引导读者去对故事的主人公作出道德评判。在吴妈妈的讲述中,他/她们有的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洁身自好并以志愿者形式支持彩虹事业,有的则经历了更多对自己身份的否定、对情感的摇摆不定和对未来的彷徨。她只是将他/她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还原了LGBT+群体的生活百态。
《彩虹》里每一位分享者的故事都让我感叹生命的不凡。他/她们将责任扛在肩上,对生命充满激情与希望。每一个人从平凡出发,坚持寻找自我,在迷惘时积极向彩虹机构寻求帮助,勇敢面对自己和家庭,努力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最终活出了真实又独一无二的自己。谢谢每一位分享者,他/她们的故事鼓舞着还在黑暗中挣扎的很多人。谢谢吴妈妈,年过七十依然坚持为LGBT+群体发声。希望身披荆棘的我们都心向彩虹,做勇敢的自己。

《彩虹》:退休编辑吴幼坚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她做公益13年,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彩虹》由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出版,有国际书号,每本人民币70元(含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赠原定50元的一本书:纪实文集《广雅知青阳山情》或1993年版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有残缺),请在附言写明选哪本。知青书和影集各有特色,不会再版,我同样想趁健在时寄出,让它被爱书者拥有。需者发信wuyoujian194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