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杏花禅语

(2007-04-09 08:09:16)
分类: 大千世界
   杏花禅语

   

   

阿坚的推介

 

    这是作者发往《源流》的自然来稿。我喜欢他用拟人化手法所写的杏花,懂得为人要清白,清白地缤纷而去,终成正果。特向朋友们推介。

                                             

杏花禅语

 

□ 杨树培

   

    童年的我几乎成长在花的世界里。

    百花丛中,我最爱桃花,也许是桃花的大红大艳最能满足我那见什么都新奇的眼睛。和我相左的是爷爷,他最爱杏花。我问爷爷为何最爱杏花,爷爷说:“桃花太艳,太眩眼,也太烟气。不如杏花耐看,让人亲近。”还说:“杏花开过之后,红妆便匆匆卸去,本色应然而现,像庄稼人家刚过门的媳妇。”

    爷爷的老家在杜太守的杏花故里,“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不识字的爷爷惟一能口诵的诗句,爷爷特爱杏花,也许还因为杏花吐放着文化的气息。“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方正的中国字自然而传神地把江南春景移植到了中国文化之中。宋朝的陆放翁曾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卖花的女子在爷爷看来一定是谁家的新媳妇。我曾有过纳闷,陆放翁甚爱的是梅花:“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放翁爱梅花爱到了恨不得来个分身术,化身千亿去拥抱天下所有的梅花,此爱可谓至极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陆放翁赋予梅花的高洁与高尚,透露着他对梅花由钟爱到敬畏。爱梅如此之痴之诚的陆放翁,在聆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为何想到的竟是杏花呢?也许报春的梅花已经远去,而只有闹春的杏花才能弥补放翁的思梅之情吧……

    一枝杏花,初胎时是艳红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出墙的红杏一定是含苞欲放的。随着春雨的滋润,春风的催生,那一苞红蕾慢慢醒来,睁开那惺忪的睡眼开始窥看世界了,这世界红红黄黄、花花绿绿,斑驳陆离、缤纷万千,多么迷人呀!杏花惊奇的小眼渐渐睁大了,开始观世识事了,开始思想,开始迷惑,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色彩。它吮吸春雨,感恩阳光。它那五枚红红的瓣躯正朝着不同的方向缓缓展开,它开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容颜,展露自己的灵魂。同时,它又顾自身,顿悟那附着在自己身上的艳红太欲望太眩眼太烟气,便匆匆洗脱,洗成了紫红。不,紫红太贪图太腻气,水红太妖气,淡红太浮气,残红太萎靡太败气……这些都是要不得的,还得快快褪除褪尽。“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直至整个身儿归于清白——清白如梅,方才悄然缤纷而去。杏花多像一位洞察世事见尽一切的老人,临终前虽只能用微声低语朝我们道一句永别,却是黄钟大吕般震聋发聩的至真之言——阅尽千般颜色,总是清白好!

    杏花清白地缤纷而去,便“花褪残红青杏小”了,清白后的杏花终于成果了。

  

                                            (刊于2007年第2期《源流》)   

  杏花禅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