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来自天空的回声
□ 吴幼坚
名为《稻神》的题照大约摄于1985年夏季,在湖南省浏阳县的一片稻田里。有作者说带我去看看胡耀邦的老家,半路上摘了几枝花,见水稻长势正旺,就让我走到田间拍了这张相。后来《广州文艺》成员在刊物亮相,我选了它发表。没料到照片透出的青春气息,令读者来信把38岁的我看成顶多28岁。也难怪别人,广西作家黄堃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中此照片配诗时,也有意无意地把季节设定为春天。《稻神》全诗如下——
春天的水稻是一种鸟
你和她们一起飞翔
秋天如长者
默然于树梢
倾听的欢乐
是内心最深的欢乐
你单纯地回到童年
恍若隔世
请黄堃配诗是在1993年,31岁的他还年轻。十几年后,年富力强的他,身份是广西文学院副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为我离开《广州文艺》至今12年了,对当年作者朋友后来的情况,大都不清楚。2007年春节前,应邀参加文友的一次小聚,有人说起广西作家,我顺便打听黄堃,答话却犹如晴天霹雳:黄堃已遭遇车祸去世!我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不幸的消息,但愿并不认识黄堃的那位答话者是弄错了。
回到家里,不禁翻出泛黄的旧杂志单页,找出与黄堃有关的两张,往事又浮现于脑际。1984年夏天,我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黄堃的短篇小说《夜声》,觉得是篇好作品,于是写下责编意见送审。同年10月,《夜声》在《广州文艺》刊登,我以笔名“绿草”写了“编辑眼”短文。当年黄堃22岁,已发表了不少诗歌,《夜声》却是小说创作的初试啼声。我在《抒发人的心声》里写道:“看来,你是个重感情、勤思考、愿探索的青年,所以,《夜声》虽写得不免稚嫩,却颇为清新,融和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又通过一种较朦胧的、散文诗般的意境,让读者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引起了共鸣。记得我第一次看完《夜声》时正是深夜,外面并没下雨,可我仿佛来到细雨中的江边,似乎还看到了那位珍重感情,努力去理解、关心父辈内心世界、精神生活的大学生。夜的声音是丰富、复杂、变幻着的,人的心声则远比夜声复杂微妙得多。你在文学道路上刚刚起步,就能有意识地抒发人的心声,而不是热衷于编造离奇古怪的故事,这点是值得肯定的。”黄堃后来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取得的文学成就远在我之上,但他对甘当“绿草”陪衬他人作品“红花”的责编,一直心怀谢意。

程先生与黄堃
《夜声》很快有了回响。全国各地许多读者来信,我都一一转给了黄堃。看得出,引起读者共鸣的,不单是小说主人公的感情,而且是作者在“学步一得”栏目中的自白:“我向往着没有一丝杂质的感情交流,向往着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的心心相印。”深圳一位姓程的中年工程师,托我把一支带电子表的笔转交小黄,祝愿他写出更多好作品。1985年8月他去到南宁与黄堃见面,并把合影送我留念。几个月后,读者来信犹如夜雨从树梢滴答落地,渐趋沉寂。不料次年春天,突然又落下大大的一颗雨珠——上海姑娘小沈给黄堃的信。我照例转给了作者。小沈成了黄堃的笔友后,感激地来信并赠我近照。她坚持称我“绿草老师”,说是偶然看了《夜声》,从此爱上《广州文艺》的。她还告诉我,自己出国期间,见到不少同胞喜欢看《广州文艺》。一个题目在我脑中油然而生:《悠远的回声》。小沈欣然接受我的建议,为“天涯履迹”栏目写了篇散文,发表于1986年10月。这年12月,她专程远赴广西与黄堃见面,并寄来了他俩在北海的合影。

沈小姐与黄堃
我比小沈早半年见到黄堃。1986年第10期《广州文艺》上,留有我去广西组稿与他见面的一段记载:小伙子是广西某刊编辑,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神态比我想象的老成些,但脸上泛着略显腼腆的微笑。我想起他的诗集《远方》,那是青年诗丛《含羞草》中的一本。这位参加工作几年仍未变得圆滑世故的青年,除了能唱轻柔委婉的“夜声”,还能以深沉火热的激情,赞颂“中国南方”“温暖的故土”,“山的民族——我的兄弟”。

阿坚与黄堃
再度与黄堃相见是在1987年1月,北京郊外的京西宾馆。他是出席全国“青创会”的代表,我是赴会向作家们约稿的编辑。记得广西和山东两个代表团来的几乎全是男士,黄堃他们很自豪,告诉我一个个都是凭着高票当选的。会议期间北京连降大雪,他们邀我在户外照相,多是三四个人一块儿照,但我和黄堃合影了一张。因为喜欢他和小沈北海合影那种独特效果,我俩也就踩着积雪照了张背影。
这以后我和黄堃联系并不多,但留有好印象,所以到1993年出版影集时,破例请他为两张照片配诗。我没想到并未出现火焰的画面,会被他题为《火焰》,可见诗人的想象力就是不一般。全诗只有6句——
那水在石头之上
时间长于我们的历史
看那水
有火焰掠过指尖
岁月化为一尾鱼
回到天空
2007年春节后重新上班,我犹豫着是否打电话向《作品》副主编杨克询问,他在广西时与黄堃是朋友。但我又怕噩耗得到证实。后来试着在网上搜索“黄堃”,证实他是2003年12月13日出差返程途中不幸车祸,脑部严重受伤陷入昏迷,经两年多抢救终不治,于2006年3月2日凌晨3点去世,享年44岁。广西文联网消息介绍黄堃为“著名诗人、二级编剧”,说:“他的逝世,是我区文学艺术界的损失。”
回头品味黄堃为我配的两首诗,发现他特别喜欢天空,向往飞翔,也特别愿意享受倾听的欢乐。那么,就让我把他的离去,看作他已回到童年,回到天空。他会继续倾听人间的声音,享受内心的欢乐。也许我们高声呼唤,还能听到来自天空的悠远回声。而我,既然还站在地上,就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以下是我写于1986年10月的文字,特地重新发表一次——
谨借黄堃的几句诗表达我对工作与人生的追求:
啊,远方,远方
走向你,我决不会迷路
……
决不会把
一切关怀我的眼睛
辜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