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千世界 |
广州人的魅力
□ 陆北威
我常自问: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因了一段什么样的缘,上帝让我的灵魂栖息于这个我似乎熟悉似乎陌生却无比热爱无比依恋的美丽温暖的南国之都?
母亲河,亲爱的美丽的珠江,就这样以她博大宽阔的胸怀,精神上的无限容量与美好境界,哺育了她的孩子,给他们的性格气质注入了足量的自然的基因。当然,我眼中的母亲河还带了一点淡淡的忧伤,我吸吮了这淡淡的忧伤的乳汁,从此心绪生出一种淡淡的宁静。我特别喜欢这淡淡的宁静。真的。在我很年轻刚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我就为广州人这种恬静、淡泊、通脱、超逸、不善张扬、不尚空谈、以一点低调处世的气质所吸引。这种气质,蕴蓄着一种空灵之美,一种永恒的大智,磁石一般吸引着我,令我着迷,浮想联翩,心往神驰。确实,我眼中的广州人,他们往往能以并善于以一种十分心平气静,旷达开明,拿得起放得下,有时甚至是有点无所谓的目光和心境去看世界,看生活,调整心态与平衡心理的本领相当高。
站在广州热闹的街道,看熙熙攘攘来往穿梭的行人,简直有一种眩晕的感觉。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风景,或许你也能从中窥见广州人的个性。不必说,街道是越来越缤纷,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现代化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鳞次栉比,霓虹闪闪,珠光宝气,广州城的气派一日辉煌一日。但置身其中的广州人却没有因此而妖冶铺张起来。广州人的衣着向来朴素,随意,自由,散淡,休闲,一如其个性。他们图的是舒服,自然,实在,轻松,而不刻意追求外在表象,不跟风,不搞大一统。即便在改革开放最为红火,大江南北一片西装热之际,记忆中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人的服饰依然我行我素,散淡休闲,各从其志,各取所需,西装革履没有能够大红大紫,纵横驰骋,风靡云蒸,引领潮流。广州人不喜欢也不习惯厚重夸张的装饰,他们总是实实在在,随心所欲,表里如一,愿意出示一个更真实、自然、简约、无所束缚的自我。他们在社会和生活的进步与改变中,当然也在变,他们决非古板守旧之辈,他们也响应时尚,向往文明,但他们向来冷落和厌烦“轰动性”的东西,他们决然地摒弃形式主义,善于并永远将生活置于理论之上,他们的脑筋比较清醒,不轻易发热,常保持理性的恒温,他们确实很有智慧。
二是改革开放后,敞开大门的广州出现了大批大批纷至沓来的外地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佼佼者,以百倍的雄心壮志与拼搏精神,在这片日益精彩迷人日益富裕日益受人瞩目的土地上扎牢了根,成为后来居上的新主人。此时,敞开大门的母亲城同时敞开了善良、热诚、温厚、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广州由此成为友爱文明、欣欣向荣、熙熙攘攘同时日益拥挤,有点纷繁杂乱的城市。随着“效率”、“经济效益”等原则不断渗入社会与人的各个层面,随着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应运而生,会赚钱,会做生意的广州人,又一次充分展现了其个性的优势与魅力。他们在追求物质效益的同时,追求并塑造着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他们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重情讲理,取利于义,富而不骄,注意并肯定人的价值、尊严、自由、权利等一系列新时尚,来构筑本土的新文化,塑造文明人的新形象。
母亲城的美丽及日新月异令我眩目,令我目不暇接。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习惯于将目光投到她的孩子——我的兄弟姐妹们的脸上。我说过,我爱他们。自然,他们更多的不是春风得意之士,他们有诸多不顺,一些人身处逆境,遭际多舛,命运并不青睐他们。他们是一些平凡不过的草一般的小人物。他们总是我行我素,淡泊明志,脚踏实地,安居乐业,达人知命,勤勉地扎实地沉在生活里哪怕是底层。他们更看重并懂得坚守那些在变幻无穷眼花缭乱杂色肥皂泡上印满了海市蜃楼的攘攘尘世间积淀于深层底层的恒定的基本的东西。他们带一点曲折带一点坎坷带一点失意带一点不公带一点沧桑带一点屈辱然而安之若素安贫乐贱安居乐业的命运常常像教科书一样展开在我的面前,令我感动和思索。
于是我提笔写下他们的故事——关于广州的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本文是作者中短篇小说集《广州丽人》后记,原转载自《广州文艺》有删节,刊于《源流》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