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高军
山东高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74
  • 关注人气: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军被设计为语文试卷的小说(二十)《大米》

(2021-06-14 06:35:47)
标签:

高军

高考

中考

试卷

文化

分类: 小说

 

       被设计为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诊”六市联考(3月)语文试题,2021届高考语文黄金预测卷 新课标全国卷卷,资阳高中2018级高考模拟考试题语文,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语文试卷等

 

“咱们不是还有点儿大米吗?”罗荣桓突然问在一边忙碌着的林月琴。

由于很投入地忙着,林月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罗荣桓问第二遍的时候,她才明白了,赶紧回答道:“有,就是很少的一点儿,也就是一碗多……”

罗荣桓是湖南人,出来参加革命后虽然四海为家,但对大米还是很有感情的。来到沂蒙山区以后,当地吃的主要是子煎饼和小米干饭,有时候也会用小米熬稀饭解决子煎饼难以下咽的问题。罗荣桓和其他干部一样,从来不搞特殊,总是随着大家一起吃,但他骨子里最喜欢的还是大米。由于当时形势很严峻,又加上他昼夜操劳,这一段时间他的肾病更加严重了。林月琴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一件衣服换来一点儿当地产的旱稻大米。由于旱稻产量低,老百姓很少种植,所以大米在当时的沂蒙山区是十分珍贵的。这点儿大米罗荣桓一直不舍得吃,只是偶尔会做一点儿稀饭打打牙祭。

这个冬天,日军疯狂扫荡沂蒙山区,前几天刚刚发生了惨烈的大青山战役,我方伤亡很大。 上午罗荣桓到隐蔽在宅科子以北大山里的医疗所看望伤员,回来后一直皱着眉头面对着地图分析敌情,思考下一步的对策。谁也想不到他会突然问起大米来,所以林月琴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把它都拿出来,你和我去宅科子一趟,”罗荣桓对林月琴说,“有个广东籍的小战士在这 次战斗中受了重伤,情况很危险。我今天上午去的时候,他就是表达了自己想吃一顿大米饭的愿望,咱们给送过去。”

林月琴把大米拿出来,罗荣桓拿着大米就往前走去,她快步跟上。好在宅科子离他们这个地方很近,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

来到医疗所,罗荣桓直接进了食堂,炊事员正在准备下午饭,一大锅凉水里已经下了小米,准备熬小米稀饭,但火还没有点上。 罗荣桓把大米递给炊事员:“做成大米饭,给那个伤势严重的广东小战士!”炊事员接过去,眉头挑动了一下。罗荣桓问:“怎么?”炊事员笑了笑:“我在想这里的锅都这样大,怎么才能把这点儿大米做成米饭呢。”罗荣桓也笑了:“那咱们就想想办法……”

医疗所的所长知道罗荣桓又来了,赶紧过来陪同。罗荣桓和他握了握手,笑着吩咐说:“客气话就不用说了,交给你一个任务,去拿一块白纱布来,要这么大的方块就行。”说着,用手比画了一下。

他们说了几句话的工夫,所长就按要求把纱布拿来了。罗荣桓接过来找个盆子用清水洗。在大家还是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他又吩咐炊事员道:“你赶紧把大米淘好。”随后罗荣桓将淘干净的大米用纱布包起来,又找来一段线绳,把包着大米的纱布袋结实地扎起来,让大米在里面有些空隙,预留了一些空间。然后,他又将这个小袋子反复颠倒了几次,觉得可以了,才将大米包投进了准备熬制小米稀饭的大锅里。

大家这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首长是用这种办法做大米饭呢。罗荣桓又嘱咐炊事员说:“等到小米稀饭熬好的时候把它捞出来,大米饭就做成了!”他的声调又低下来,“那个伤势严重的小战士,可以吃上一顿大米饭了……”周围的人看到,罗荣桓的眼睛有些发红。 在场的人都清楚,那个小战士伤势太严重,很可能活不了几天了。大家感到心里一阵阵发热,所长哽咽着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让这个小战士吃上这顿可口的大米饭。”不要告诉他,也不要告诉其他人说这米是我给送来的,就让他随意地吃一顿米饭吧。

过了一会儿,在场的人都使劲点了点头,眼圈都红了。

回驻地的路上,太阳已经落山,西山边上有一部分红霞散布着。路边的树大多都落净了叶子,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着的松树和柏树还青翠着。冷风迎面扑来,有点儿冷。

走着走着,身上就变得暖和起来了。林月琴问道:“你说你,怎么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做大米饭呢?”

罗荣桓笑了:“我也是灵机一动,看着他们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做,又看到那一大锅水,灵光就那么一闪……”

林月琴幽幽地叹了一声:“但愿那个小战士早日好起来。”

罗荣桓好似没有听见,一面走着一面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指指身上的绒衣说:“明天你去想办法用它再换点儿大米送过去。”

这时候,前面的一片树林里,突然飞起一群麻雀,鸣叫着结伴向远处飞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罗荣桓突然问、林月琴一是没有反应过来的对话开篇,给人突兀感,这既描写了罗荣桓夫妇忙于工作的情景,又能引发阅读兴趣。

B. 45两段插叙罗荣桓和大米的有关情况、交代日军疯狂扫荡的背景,使小说开篇变得顺理成章,同时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C. 小说为塑造罗荣桓这一人物,着意描写周围的人对罗荣桓纱布包米的举动由不明白到终于明白的变化,这对刻画罗荣桓的形象起到了反衬作用。

 D. 小说的细节描写富于表现力,比如罗荣恒和炊事员的笑、罗荣桓和周围的人眼圈红了等细节,都准确刻画了人物心理,营造了故事氛围。

8. 小说以大米为中心展开情节,对于塑造罗荣桓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9. 小说结尾有两处景物描写,这样的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7. C

8. 能集中表现罗荣桓的形象。刻画了罗荣桓爱兵如子、爱兵甚于自己的形象。给人亲切感。把作为首长、战场指挥员的罗荣桓置于完成一个病危的普通战士希望吃上一顿米饭的心愿中来刻画其形象,给人亲切感。收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借助大米的故事,用琐碎小事表现罗荣桓的形象。

9. 使小说行文富于变化。在煮米饭的情节结束后插入回驻地路上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增添小说真实感,又避免行文呆板,增添阅读趣味。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润。冷风扑面,有点儿冷,已经送大米后还决定用绒衣换大米,进一步突出了罗荣桓心系士兵,爱兵如子的形象。增添了小说余味。引出换大米的情节,以一群庥雀“鸣叫着结伴向远处飞去……”中收束,言之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这对刻画罗荣桓的形象起到了反衬作用”错,“反衬”指的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此处周围的人与罗荣桓不是对立面,而且没有做出什么与他相反的事情,故此处只能叫衬托。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选材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分析小说选材和人物形象两方面的特点,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回答前者对于后者的作用。小说以大米为中心展开了罗荣桓问大米、送大米、帮助想办法煮米饭、决定以绒衣换大米等情节,这些情节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罗荣桓心系士兵、爱兵如子、爱兵甚于爱自己的形象特点。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一点。罗荣桓是开国元帅,在小说中身份是首长、战场指挥员,小说选取“大米”这一平凡之物,从罗荣桓关爱士兵的角度刻画其形象,这是让伟大人物回归平常、以小见大的写法,同时给人以亲切感。从中概括答案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能力。 首先找到这两处景物描写的内容一是“回驻地的路上,太阳已经落山,西山边上有一部分红霞散布着。路边的树大多都落净了叶子,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着的松树和柏树还青翠着。冷风迎面扑来,有点儿冷。”二是“这时候,前面的一片树林里,突然飞起一群麻雀,鸣叫着结伴向远处飞去……” 一次在主要情节叙述结束后,一次在文末。前面是大段叙事,在叙事结束后安排两次景物描写,这是把叙事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答题时既要考虑材料安排的因素,又要注意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小说在写完煮米饭的情节后应要结尾了,但作者却写了罗荣桓回驻地时路上发生的事,交代了“路边的树大多都落净了叶子”“冷风迎面扑来,有点儿冷”然后是罗荣桓“指指身上的绒衣说:‘明天你去想办法用它再换点儿大米送过去’”。两者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润。冷风扑面,有点儿冷,已经送大米后还决定用绒衣换大米,进一步突出了罗荣桓心系士兵,爱兵如子的形象。同时,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也使小说更具真实性。 文章结尾处的描写是在罗荣桓交待完用绒衣换大米之后,以一群庥雀“鸣叫着结伴向远处飞去……”中收束,尤其省略号的使用,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留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结合此内容作答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