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行(二)
(2018-04-10 15:46:55)
标签:
文化杂谈 |
俄罗斯之行(二)
在离开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之后,我们就奔赴俄罗斯另一个重要城市圣彼得堡,由于乘坐的火车要到晚上10点50才开,故而,导游就引领我们到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俄罗斯的特色商品,在国内就已有所耳闻,就是:紫金、琥珀、望远镜、套娃……。进到里面,导游就开始给我们介绍起如何鉴别琥珀的真伪,琥珀与蜜蜡的不同等等。俄罗斯生产的琥珀占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加里宁格勒一带是主产地。由于俄罗斯天气寒冷,松树在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俄罗斯是主要树种,所以盛产琥珀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这是我们来到的第一家旅游纪念品店,所以几乎无人问津。俄罗斯人似乎毫不在乎大家购不购物,导游也不强制大家购物。所以,我们在店里逗留了一会儿就直奔火车站。当我们来到莫斯科的火车站,由于见惯了我国各个城市的火车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国家首都的火车站,就一层楼,面积很小,中央摆了大约有几十张椅子,两边都是商铺,不像到了火车站,倒像进了一个小商品市场。据导游介绍,俄罗斯的火车站命名,不像中国是以起点站来命名的,而是以到达站来命名的,所以我们来到的火车站就叫做圣彼得堡火车站。类似这样的车站在莫斯科有8个,我想这也有它的优点,就是出租车司机绝不会拉错地方。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的时候,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车站,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规模略比莫斯科的圣彼得堡车站大一些,椅子稍多了一点,当然商铺也多了一些。
终于我们进站了,这里就停靠了一列直达圣彼得堡的列车,旅客绝不会有上错车的忧虑。这是一列双层的列车,旅行社给我们提供的是软卧,整列列车都是卧铺车厢,4人一间包厢,上下舖结构,空间很小,我住的是上舖,根据以往国内坐车的经验,两手一撑,就想上去,没想到头一下子就撞到天花板了,哎呦,这哪是软卧,比国内的硬卧还差。我寻思要是姚明来坐这火车,那就只剩下叫妈的份了。一会儿列车员大妈,到各个车厢向每位旅客收火车票,然后,她就到列车员休息室去睡觉了,直到第二天到达目的地,也不见她的踪影,也没有将车票还我们,当然出站也不需要检票,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收我们的票。
在彼得堡的两天行程,就是参观除了克里姆林宫以外的其余三个宫殿,在此就不再赘述。彼得堡整个城市好像不大,但战略地位似乎很重要。据导游介绍,彼得堡原是瑞典的一个地区,是彼得大帝打败了瑞典人,并在此建立了要塞,所以这个地方就以彼得大帝的名字来命名。名称以后几经更迭,苏联解体后,又重新称为圣彼得堡。虽然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好些个景点,但我感觉我们乘坐的大巴在同一条街上已经经过了好几次。在涅瓦河畔,阿芙乐尔巡洋舰就停在那儿,回顾那段历史,似乎还能听见攻打冬宫的隆隆炮声。涅瓦河还没有开冻,所以也就没有了乘船游览的体验了。岸边还有一座狮身人面像,据说是俄罗斯当时的一位富商从埃及买来献给彼得大帝的,现在成了到彼得堡必看的一道景观。彼得大帝骑在一匹腾越的骏马上的雕像至今还矗立在市中心广场,宣扬着他当年打败拿破仑的丰功伟绩。当然著名教堂也是必去的地方,什么滴血教堂、喀山教堂等等。前面也已经作过简短介绍,就不啰嗦了。乞丐,这个职业好像是个世界性的职业,俄罗斯的乞丐好像很文明,而且大都是在教堂的外面,在旅游景点我倒一个也没有发现。在彼得堡的第二天下午,导游给了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就在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这就避免了有人因迷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早些时候我们一直跟随导游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没有十分留意这异国的城市风貌,这时候我才发现,无论莫斯科还是眼前的这所城市,几乎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好像都是很有历史感的老建筑,外墙立柱上都有精美的雕塑,这些东西似乎在告诉我们到这儿来旅游的价值所在。在大街上行驶的车辆,没有一辆是在我国到处可见的电动车,偶然遇见的有骑自行车的,好像也不是为了出行,更像是为了锻炼。除了公交车,私家车的后车窗上多有一个字母如汉字(山)的标志。据导游讲,由于俄罗斯冬季漫长雨雪天气较多,所以,政府规定到了冬天汽车必须更换防滑轮胎,如果违反规定就会遭到处罚。这个(山)字,就是交通部门发给已经更换轮胎汽车的标识。我们还发现,俄罗斯的汽车都很脏,问其原因,导游告诉我们,第一,还是上述原因,雨雪天很容易弄脏汽车。第二,俄罗斯为了清洁环保,保护水资源,所以不准车主自己洗车,一定要到洗车行去洗,但洗一次车的费用价格不菲(大约折合人民币200元)。这样带来的结果,1,就是不洗车;2,不买好车。所以在俄罗斯大街上几乎见不到豪车,俄罗斯人开的大都是国产的拉达汽车(约合人民币4-5万元一辆),弄脏了也不心疼。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称道,就是俄罗斯的司机素质绝对一流,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绝对自觉停车,静候行人过后再走。遇到堵车,也不乱按喇叭,也不随意变道,只是静静的跟着。我们在莫斯科曾经遇到过两次堵车,但好像也没有耽误多长时间,只是没有不堵车时的那种顺畅感觉。虽然堵车,却听不到任何汽车的鸣笛声。当然行人也相当遵守交通规则,我一次也没有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据导游讲,要是你因乱穿马路而受到的伤害,是要自己承担的,而且要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所以我想要培养大家一个良好的社会行为,还是需要有法律来支撑的。
第八天我们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参观了全俄展览中心,据介绍,这里不仅是莫斯科较早的大型展览中心,有250多座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央15个镀金的各民族妇女铜像,象征苏联时期15个加盟共和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还是一个宜人的公园,有许多绿林和喷泉,当喷泉的水柱腾空,水珠溅落时声势浩大,可惜由于是在冬天,这样壮观的景象是无法看到了。在莫斯科的制高点麻雀山观景台上,又一次把我们带到前些日子参观景点的回忆当中。和麻雀山毗邻的是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可惜是没有学生证也没有员工证,所以只能在外面看一下,这所号称世界排名前十的,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的俄罗斯最高学府。
行程总是短暂的,我们就要结束俄罗斯之行回国了。大家一定要问你们在俄罗斯是怎么用餐的?我要告诉大家,除了住酒店提供的早餐是西餐以外,一路上我们都是由中国人在俄罗斯开的中餐馆里吃中餐。味道么,可以这么说,在国内任何一家路边小店,都比这儿强。特别是这儿烧的鱼,实在不敢恭维。但终究是旅行团餐,也就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能吃饱就行。好在现在中国到俄罗斯的游客是越来越多,给了他们很大的生存发展机会,希望他们以后能做的好吃一点。我发现在中餐馆工作服务员,好像都不是俄罗斯人。据导游说,这些服务员大都来自周边原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于那些国家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俄罗斯,所以,都来俄罗斯找工作。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克里米亚为什么要回归俄罗斯了,这里不仅仅有一个民族情结问题,可能很大程度,是对生活水平的向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