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侬软语
吴侬软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82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家庭餐桌(八)

(2012-11-22 14:14:39)
标签:

杂谈

舌尖上的家庭餐桌(八)

肉的食用方法比较多,可以切成块、切成片、丝、丁,剁成肉酱等。下面就分别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会做的一些菜肴。

苏州人吃肉也比较讲究,季节不同做法也不同。比如同样是整块的肉,春天喜欢吃酱汁肉,夏天要吃粉蒸肉,秋天要吃樱桃肉冬天要吃四喜肉

酱汁肉 一般用夹心或者硬肋,也有人喜欢用坐臀,所谓硬膘大精头。夹心有肥有瘦,是做酱汁肉的上佳选择。当然你也可以用硬肋。肉买回家后,切成一寸半见方的块,洗净后在热水里焯一下,让其断血水,然后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撇去垡(就是肉中血水的凝结物),放入黄酒、姜、盐、红曲粉、冰糖、茴香、肉桂等调料,转小火直至将肉烧烂。为防止肉粘锅底,可在锅底放竹网。现在有一懒办法,买一电焐窠,当肉烧开后,放入电焐窠内,焐一个半小时左右,再倒入铁锅内上煤气灶收汁,效果是一样的。注意糖一定要用冰糖,这样烧出来的肉色泽明亮,味道鲜美。

粉蒸肉 粉蒸肉适宜夏天食用,赤日炎炎,人们的胃口一般多会受到影响,这时候酱汁肉的诱惑力就会荡然无存,来一块荷叶粉蒸肉试试,保你胃口大开。肉一般选夹心或者硬肋,将肉洗净后,放入水中煮到八分熟捞起。等凉后,切成半公分厚的薄块,用黄酒、盐、糖等调料稍加腌渍,然后裹上炒熟的米粉,放入荷叶里包起,然后上笼屉蒸约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一道飘着荷叶清香夹着米粉香的粉蒸肉,一定会让你胃口大开。由于肥肉中的油都被米粉吸收了,故而是肥而不腻,实是夏天吃肉的最佳选择。

秋天要吃樱桃肉,樱桃肉的大小,可由自己掌握,一般五吋见方,只要能在盛菜盘子当中撑的住就可以了。做法是先将肉加盐、糖、酱油、黄酒、姜、茴香、桂皮等一起煮,等肉八分熟的时候捞出,待其凉透,用刀在肉皮的一面切成樱桃大小的四方块,不要切断,然后上笼屉蒸,直到其皮酥肉烂(大有需要一个小时),将煮肉的汤加水淀粉收汁,淋在肉上即可,盘子内可用绿叶蔬菜打底,如:金花菜、豆苗、菜心等都可以。这香气扑鼻的樱桃肉,一定大受欢迎。

四喜肉 四喜肉讲通俗一点就是红烧肉,菜馆里的酱方,所谓东坡肉就是指此菜。苏州有一首吃食的歌谣从一到十是这样唱的。一品锅,良乡栗子(良和两谐音),三结橄榄,四喜肉。五香排骨落得吃(吴音落和六同音),切切云片糕(吴语切和七同音),剥剥长生果(吴语剥和八同音),究竟阿好吃?实在真好吃。可见四喜肉是苏州家庭餐桌的常客,做法和酱汁肉相仿,就是将红曲粉换成酱油。四喜肉要做得好吃,就是黄酒要多,水要少。家庭餐桌就不一定要将肉切成四四方方一大块,为了方便,可以切成一寸见方的方块即可。肉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坐臀、夹心、硬肋等。有人喜欢酥烂,就多煮一会,有人喜欢硬香,就少烧一会,每一家烧的红烧肉味道都不一样,故而这道菜是家庭餐桌上最普通的一道菜,也是最奇妙的一道菜。

走油肉 其实猪肉的肥肉很好吃,但是吃多了会很腻,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吃多了会使血脂很高,引发中风,所以苏州人就发明了走油肉。走油肉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将肥肉中的油走掉,做法是将肉先烧至八分熟,捞出凉透。起油锅,酱肉皮一面置于油中炸,待肉皮起泡,然后取出再加各种作料一起烧,直至其酥烂。走油肉一般都是红烧,熟后可以有多种吃法。一是切片放在暖锅里,二是做成扣肉,就是将肉切成片码在碗底,然后在上面放置各种辅料,放在笼屉内蒸,吃时将碗中肉和菜倒扣于盘中,就成了各种不同风味的扣肉了,最大众的就是梅干菜扣肉了。有的地方也有白煮的,有次我出差到四川成都,有一道菜印象深刻,这是一道甜菜。外面包裹的全是肥肉,里面是土豆泥,这肉的油全让土豆吸收了,故而这土豆泥倒是十分的滑糯,肥肉也不觉得腻,回来后我也曾经试做过一回,但这种纯甜型的菜,好像不太适合苏州人的饮食习惯,故而以后就再也没做过。

中菜有一个特点,就是荤素一起烧,特别是和肉一起烧的蔬菜就很多,从红烧肉演化出来的菜就有:土豆烧肉、笋干烧肉、罗卜烧肉、茨菰烧肉、茭白烧肉……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素鸡烧肉,素鸡是豆制品的一种,将素鸡切成片(不要太薄),在油锅里炸至起泡,捞起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后再放入红烧肉的汤里烧,这样烧出来的素鸡又香又糯。由于笋干形似棒槌,故而苏州人将棒槌打孩子屁股,戏谑为笋干笃肉。现在物质丰富了,人在吃的上面往往容易超量,故而糖尿病患者在社会上是不断增多,我是非常理解这些人的心情,想吃又不敢吃,所以在烧红烧肉时就不放糖,有些商家抓住大众的这种心理,将罗卜烧肉的肉剔除,只供应罗卜,结果大受欢迎。其实这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要想控制糖尿病,就得遵循医生的医嘱,管好自己的那张嘴。下面说说蹄髈的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