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家庭餐桌(二)

(2012-10-11 17:05:05)
标签:

杂谈

舌尖上的家庭餐桌(二)

一、做饭的基本功

中国人喜欢将烧菜叫作做饭,其实做饭确实是家庭餐桌的首要问题,因为你连最基本的饭都不会做,还谈什么做菜。现在有了电饭锅,只要你不是弱智,不是婴幼儿,经过稍加指导做饭是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了。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做饭还真不一件很容易上手的事情,刚学做饭时如果加水掌握不好分寸,饭不是硬了,就是烂了。火控制不好,饭不是糊了,就是夹生了。但做饭毕竟不是高科技,经过几次练习,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做菜其实也是如此,只要多加练习,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是不会成问题的。有一次外出开会,会议间隙一位烹饪学校的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问:“为什么有的汤熬出来是浓汤,而有的则是清汤?”这时我已经有十几年的厨龄了,这种烹饪的基本问题可难不倒我,我说:“急火(也叫武火)熬制的汤就是浓汤,而文火慢炖的汤就是清汤”,他朝我翘了一下大拇指,所以掌握火候就是烧菜的基本功之一。刀工,是烧菜的又一基本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的万世师表,在对吃的上面也是十分地讲究。所谓“脍”就是对食材进行加工,要想达到精细,就是考验一个厨师刀工的环节。鸡、鸭、鱼、肉包括各种蔬菜,要能最后端上餐桌,就必须进行加工,或切丝、或切片、或切块……,反正需要用刀来解决问题,一个厨师的本领高低,不仅要会烹调,而且必须要有扎实的刀工。我们家庭餐桌,不一定非要达到专业大厨那样的水平,但也要有能把萝卜丝或者土豆丝切成火柴杆那样粗细的水平,要想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再来说选材,要想菜做得好吃,材料好坏十分关键。家庭餐桌一般不会上诸如生猛海鲜之类的东西,但即使是菜市场有的东西,你也要有所选择,不要采购自己力不能及的东西。但无论荤素第一要新鲜,第二要质量好。举例来说同样是一只鸡,肉鸡和草鸡那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同理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一定要买新鲜的。由于各类菜品,品种繁多,那么怎样区别食材的优劣,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但只要你花上一点学费,自然就可以熟练掌握,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以后结合做菜的具体实例再做分析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食材的搭配,中国人喜欢将几种食材搭配以后一起烧,这样做出来的菜不仅色泽漂亮,而且营养更加丰富。比如:一块酱方底下配以绿色的菜心,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营养均衡;炒虾仁加一点青豆,不是主人吝啬,而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好一点。中菜所谓的色香味齐全,讲的就是食材的搭配。家庭餐桌搭配的另一个要素,就是要考虑来客的年龄,如果是老年人居多,那就要以软、烂、酥、素为主,如果是年轻人为主,那就可以考虑以结实能吃饱的香、脆类菜肴。当然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的是:荤素搭配、甜咸搭配、炒菜和汤菜搭配、菜肴和点心搭配等因素。以上的功夫培养的差不多了,你就可以下厨了,这就是做菜的最精彩的一个环节——烹调。烹调其实是两个问题,首先是烹,烹的要点在于掌握时间和火候,一道菜由于食材不同,所需的时间和火候各不相同。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就老;时间短了不烂,时间长了糊掉,这些是初学做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靠看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电视节目中的烹饪技巧比书本是要直观多了,但在家庭餐桌当中一般情况下也只能做一个参考。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那些配料我们家庭消耗不起,在饭店、酒楼同一道菜一天可能会做上几十遍甚至更多,我们为了做几个菜而去准备那么多的辅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不现实的,所以家庭停餐桌要尽可能地去简化,为主材所准备的辅料要大众化,普适化。其次,饭店做菜普遍是油大,有些菜不适宜家庭自己来做,比如:松鼠桂鱼,要想取得饭店大厨的效果,油锅里至少要放一斤多油。鱼炸完了,油怎么处理,用来烧其他的菜,鱼腥味太重,倒掉又不舍得。这些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将成为帮助你走向胜利的老师。再说调,调就是调味,家里做饭,当然不会像饭店那样准备那么多大调料,但常用的几种调料还是要准备的。百味盐为先,所以调料当中盐是必不可少的,其他诸如酱油、黄酒、醋、糖也在常用调料之列。至于味精、鸡精、花椒、八角、肉桂、香叶、枸杞……等,有时为了做某样菜肴,比如做酱汁肉,需要红曲粉,临时去买一点就是了,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习惯掂量着准备吧。饭店的大厨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活,所做的菜肴自有它独到的魅力,我认为家庭餐桌不必效仿。就像乾隆帝下江南之际,成天吃腻了宫廷大餐,零丁吃到农家粗菜,感到奇香无比一样。你只要有想法,也可以让你的家庭餐桌大放异彩。家庭餐桌吃的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即使是粗鱼大肉,亲人围坐一桌也其乐融融。勾芡(苏州人叫着泥)是中餐烹调当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有些菜在起锅时勾上一些薄薄的芡,能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不错的口感,但并不是每一道菜都必须要勾芡,有一次我在韩国的中餐馆吃饭,结果几个菜都上了重重的芡,令人的胃口是大打折扣,我说这餐馆要是在苏州,开不了几天就要关门的,所以勾芡也是一项基本功。好,基本功说完,咱们开始烧菜,怎么烧呢?家庭餐桌丰富多彩,咱们先从哪儿开始?菜肴的分类方法很多,在这里就以食材的大宗类别来分类。苏州是鱼米之乡,先从鱼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