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说苏州话

(2006-12-22 07:39:57)

 

闲说苏州话

 

(三)

 

苏州一向被称作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是大家熟知的一句美誉苏州富庶程度的话。由于苏州四季分明,又少灾害性天气。在长期的生活中,苏州人产生了许多谚语,来描述苏州的气候变化和农耕作息。如: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说明过了端阳节,虽然离暑天不远了。但还会有冷空气南下。因此不要以为就此就可以将早春的衣服放起来了。苏州人把农历的二月称为神鬼天,有:二月初八是张大帝生日,张大帝有四个女儿风、雪、雷、电。因大帝喜欢吃冻狗肉,因此,女儿们要来给她做寿,天气就会骤冷。二月十八“观音报”,二月二十八是“老和尚过江”,届时都会有北风呼啸等的传说。由于某种原因,农历二月的江南一带气候极不稳定,古时候人不懂就里,只能托词神鬼了。故而有过了三月三,一切平稳山。一说。到了农历三月,这里的气候基本趋于稳定。至于,未蛰先蛰,人吃狗食,蛰是打雷,打雷就预示着暖湿气流的南移。因为天气尚未应该暖和起来,南方气候提前变暖,就容易孳生害虫,而导致农作物欠收。这是苏州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还有如: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梅东北风,雨太公东霍霍,西霍霍,(以上两句指夏天只打雷不下雨的天气)明早转来原归热霍霍,“三朝迷露刮西风”“日开迷露晒得呆”都是对天象的描述。至于人在岸上跳,稻在田里笑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麦要抢,稻要养则是对农耕经验的总结。还有处暑十八盆,绕绕两三盆,“白露身不露”,两春夹一冬,无被也暖哄哄讲的是节气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说苏州话
后一篇:闲说苏州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