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资源恐慌是西方“中国威胁论”的理念根基
(2011-11-09 10:20:38)
标签:
转载 |
资源恐慌是西方“中国威胁论”的理念根基
2011年11月9日
“中国威胁论”不是今天才弥漫在西方的论调,富于战略眼光的西方思想家们,在上个世纪之交征服中国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这种威胁的存在,这种观念其实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西方征服的过程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讥笑中国颓丧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强大的力量,“睡狮”之称为不仅表明西方对于中国现实不争状况的一种认知,更是对于这个民族和国家文化力量的感受。
20世纪是中国经历前所未有苦难的世纪,也是这个东方古国经历精神历练的嬗变的时期。在反抗压迫的奋争中这个国家也在精神和文化上渐渐崛起,从某种于意义上讲,是西方的征服让这个民族建立了对世界新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走上了图强之路。
中国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同时也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了最大的变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的同时,也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竞争埋下了伏笔。中国的工业化对于资源的需求使得本已失衡的世界资源体系彻底倾斜,中国改变了世界,这不是因为谁的意愿和谁的认识,而是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改变使得新一轮的资源争夺变得不可调和。西方从当年的话语恐慌转变为资源恐慌,而“西方中心”的价值理念又使他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这种恐慌代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西方从整体利益出发,开始了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因为中国的崛起如果成功变为现实,那么西方的统治地位不仅难以维持,而且,由于资源不足所导致的西方的衰败也将必然到来。在这样的战略转变期,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无法接受“新的安全观”的理念,因为现实的威胁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安全,而是直刺脊梁的寒意。中国与西方的战略博弈将无可挽回地到来,这是任何美好理念都无法改变的。如何应对这种矛盾和所带来的变化,中国的政治战略家必须有对现实的重新解读,并在这种潜在的深层观念危机中找到我们的思想规划和行动方略。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大国冷战,其实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和平”时代,在各自寻求发展的稳定时代,儒家思想是治国良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资源战争的开始,世界必将进入新的战国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能够引领中国走出困境、创造成功的只有法家思想,即对现实的清晰判断和对价值的认真思辨,用现实的观念整合资源与行动。在资源战争的战略大博弈中,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生存,并为之与博弈对手较量,用力量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同盟战略、资源建设、精神与道德构建,是大战略时代的国家方略,形成内外合力方能无往不胜,危机之中的忧患意识必须转化为具有效能的行动,我们才能在危机来临之时保持自己的状态,并在与对手的博弈中逐渐消弱对手,从而赢得博弈。资源战争因资源而起,也必然要以资源来保障,没有资源,在现代的资源战争中是必将要灭亡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技术成为文明与文化的主导,工具成为影响人类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关键所在,为了我们的价值观而战,为了和平而战,为了正义而战,仁者无敌的道德力量,必须要以技术做支撑。未来的博弈将是一个持久的“大战争”,谁将获胜取决于谁对于这场宏大的战争具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一支重要的力量,我们再也没有条件和理由置身于世界竞争之外,我们必须用我们的行动与话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世界,和平是我们的最高价值,为了这一理念我们可以迎接最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