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利益思维
(2008-08-30 08:37:11)
标签:
杂谈 |
六、利益思维
一、中国文化价值体现
弘扬本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平面艺术和商业手段,中国本土文化通过奥运这个平台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在这方面组织者的努力是巨大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语言文化和平面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可以比肩与世界任何一个文化体系,但我们的弱项是音乐和技术,奥运开闭幕式的音乐水平的低下令人触目惊心。这届奥运会我们很好地发挥了我们的强项,但在弱项上却暴露无疑,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商业回报
奥运所获得的商业成功短时间内是难以体现的,但是通过奥运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文化遗产,这份遗产会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为我们赢得巨大的价值。
(三)奥运成本
举国体制与自由体制其实并没有巨大差别,即使是在西方当进入应急状态时他的全国动员也是以举国体制的模式出现的。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抵达目的,而缺陷在于巨大的管理成本。我们为奥运投入的管理、资源、经济成本是巨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奥运的期望值,我们渴望中国的崛起能在奥运盛会中得到体现,为了这个重大政治目的,任何成本都被忽视了。我们知道成本是以回报来均衡的,没有回报的成本都是非理性的,然而,奥运是否能够承载巨大的政治负担,值得我们思考,民生的价值与名誉的价值那个更大呢,我们为名声而付出的民生成本,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这是和谐思维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奥运而形成的参与与远离的人群分裂也是一种无形的成本,对于许多人来说奥运何其遥远,而有些人参与奥运如同探囊取物。在奥运面前人群明显地分成了两类。社会与人群的分裂是任何一个管理着都要极力避免的,后奥运时代我们如何来修补这种分裂呢。我们为此会付出怎么样的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