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陈会长的精彩观点!我们知道,相对于住宅地产和消费型地产,动力地产应该说需要更多、更大资金的支持。接下来发言的是中国动力地产基金的总裁徐昌东先生,他将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对动力地产展开阐述。
【徐昌东】:我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动力地产和消费地产这两个新概念的提出,因为动力地产在城市化进程当中是一个灵魂,因为有了动力地产我们才产生了消费地产。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那么从国外也好、国内也好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新开发的地区它一定是先有动力地产,有企业、有税收才能产生消费型地产。那么凡是动力地产发展好的,科技含量高的,那么它的消费型地产相对也是发展比较健康、健全。那么动力地产和消费地产当中还有这么一个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消费型地产也是发展的非常快,产生了大量的房地产商,他们主要还是靠消费型地产起来的。回顾过去我们中国走的这条路实际上并没有超越,那么消费型地产发展起来以后这个很快,这个周期都是20年、30年,那么这些消费型地产老总坐下来反思,他们在消费型地产还能走多远?回过头来他们必然要走一条向动力型地产进军这条路。我们看看香港的发展,香港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李嘉诚先生做房地产,他全部做的是消费型的地产,最后他在消费型地产上面赚的钱又投向了动力地产,投资了高科技、投资了港口、投资了物流,这一切全部是动力型地产。
那么这两种地产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那么这个动力型地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动力型地产在不断的升级换代,他的品位越来越高。他的劳动力密集型越来越低,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对来说投资反而越来越低。那么讲到这里我就要讲一下中国的某一些政策,我们现在中国某一些政策出来它都是很好的,它的主观意愿、想法都是非常好的,无可厚非。但是在真正的运作过程当中以我们搞金融的、在国外生活几十年的人来看,有些时候是必须要反思和做调整的。首先一点我们对动力型地产的投资,现在国家有一个规定,每一亩的硬性投资指标是200万,那么换句话说你每一亩上面硬性指标投入达到200万,那么投入的东西全部是动力地产不是工业地产或者是商业地产,或者是旅游地产。那么试想我们硅谷在发展的时候,它是怎么样投入的呢?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投入非常少,但是它产出非常高。如果用这样一个硬性的规定去规定动力地产规定的话,这就会形成动力地产的怪圈,劳动密集型会很高、投资会很大、效益的产出会很低,税也会相应的减少。因为你想想看,如果你叫微软来投资的话,他能投资每平米200万美金吗?因为大家都是搞软件的企业,他的投入和产出比是拉的非常开,如果用这样的方法限制它的话,你对地方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说我们国家对动力地产的投入我们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评估委员会,这个就是我认为中国的动力地产,如果要它更健康的发展,那么必须我们的政策做一个相应的调整。
第二个今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谈一下,中国最近还有两个政策我感觉到也应该有所调整。第一个就是我们建设部出了一个文件,就是消费型地产在做规划设计的时候要达到70%是90平米以下。我看了这个东西我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那么如果说用这么一条硬性规定的话,那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是这个市场非常大,老百姓对90平米以下的需求非常大,因为很大你才有可能去建,那么既然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说,大家可能全部去投资90平米以下,用不着你政府这种硬性规定。你如果用这种硬性规定的话,我只能说明你市场是没有的,那么既然市场没有,你怎么会有硬性规定,这件事情我到现在还没有想通。像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因为一个城市进程当中房地产的GDP严格的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政策、每一个指数都对我们城市进程、国家的GDP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虽然你有非常好的意愿,但是作为国家部门你出一个东西要非常小心,认真再认真。
我们再说一个,我们最近大家都知道政府又有一个政策,就是5年之内不能建别墅。但是大家算过帐没有?我想加强部可能没有仔细算过帐,从2005年开始,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这是中国别墅交货期的最高峰,前几年真的低。那么你想想看,你后续对它不开放,那么你无形当中就帮它把这些地产的价格就抬住了,那么它出这个政策的时候是非常良好的意愿,那么三年把它价格抬住了,那么等到销售完了之后5年期到了,大家一算都知道了,前两年增的低,所以说我们国家一个新的政策下来一定要很仔细的认真,千万不能一拍脑袋就下了这样的政策。
我认为国际城市动力地产大会非常的好,这个是一个新概念,这个需要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认证、去阐述、去研究,把这种新的概念赋予它一种更好的生命力,然后我们才能发展。今天有这么多的专家在这里,我罗罗嗦嗦讲这么几句话,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