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至秦随笔 |
http://www.lijiangtour.org/lvyoujingdian/UploadFiles_8649/200610/20061015151530412.JPG
中国是雪山之母。千百年来,这些雪山亘古绵延在西部高原上,白雪皑皑,向我们展示着雪山所固有的雄奇和壮美。这里不仅有令人心醉的景观,还有许多珍禽异兽和珍贵植物。雪山还孕育了长江黄河,滋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中国高原上的美丽雪山多到难以统计,实在是中国人的幸运。
我虽然不是一个乐山的人,但雪山却因其神奇而强烈吸引了我。
从未亲眼见过雪山的我,在与玉龙雪山面对面的那一刻,被深深地震撼了。满目的皑皑白雪和山底葱郁的森林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如此和谐安详,那不只是美,简直是摄人心魄。我竟有了一种跪拜的冲动,没来由的。
神秘和梦幻参半,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
乘索道进入雪山,目之所及是无数珍贵的树种和药材。导游介绍,在玉龙雪山上一屁股坐下去,至少可以坐到三种药材,所以这里的人们对于它有太多的崇敬和感恩。下了索道,不一会儿,就和雪山亲密接触了。那千年的冰川,那厚厚的没被踏过的白雪,那远处飘缈的云,不知是因为雪山令人窒息的绝美还是四千多米的海拔高度,我竟有了一种晕眩的感觉。有人说玉龙雪山的最高峰至今仍是一座无人登顶的处女峰。登山是一种甜美的苦役,其实我只要再向上走一点,就能到达人类足迹的最高点,但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我记得毕淑敏曾说过,雪山是无法被征服的,即使你到达了顶峰,又能怎样呢,只不过是雪山的大度包容了你。倘若它不愿你亲近,一次小小的雪崩就能把渺小的人类掩埋。所以,我愿意相信,雪山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世事沧桑,或许只有雪山,才当得起“从古至今”这几个字。亘古的矗立,亘古的宽容,亘古的奉献,静静地看着世间的一切,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它以母亲般的柔和的目光,笑看人类的成长和生物的繁衍生息。在这离天很近的地方,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地球的脉搏和雪山水晶般的美丽,这是远离我们生活的内容,是另一个世界里关于自己和自然的解释。崇教的人们把令我们震撼之余心生敬畏的雪山视为神的所在,山神合一。雪山的壮烈与奇美因宗教而凸现神秘。雪山或许只是一种高度,或者是一种温度的极限,但人们愿意相信,神灵只愿憩息在隐秘的群山之巅,在远离尘埃的地方,在众山之上。我无法想象,为神,要具备何等超凡的智慧、勇气及博大的胸怀,才可以安然,在远离尘嚣旷远的山中,普度众生,护佑一方;要经过多少磨砺和蜕变所成就的巨大隐忍和舍弃,才可以承受无边的寂寞,而独自坚守。所以也就理解了教民无比的信仰和虔敬,毕竟能舍小我成大我的不管是人还是神,都值得我们敬仰和依托,也就领悟了山神极度人性的一面。
就这样,在与雪山神交和静默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宗教。
或许正是因为雪山的圣洁和包容,人们愿意将内心奉献给雪山,愿意在雪山的怀抱中,寻求温暖和帮助,于是便有了殉情谷的美丽传说。随着民族融合,许多从未接触过的习俗也影响到了雪山民族,以前那单纯美好的自由恋爱逐渐变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新来的观念不知拆散了多少美好的姻缘,不知打破了多少家庭的梦想,也不知断送了多少年轻的生命。于是,痴情的人们来到了雪山,在这里过上七天七夜无外界干扰的生活,当第八天来临时,义无反顾地在玉龙雪山一个名叫云杉坪的地方双双殉情。他们在那一刻是幸福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却又满足的笑,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长眠于雪山,不后悔。或许也只有雪山能这样包容他们,这样庇护他们,满足他们最后的要求,给他们最后的幸福。
如果说雪山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那么雪山脚下那美得让人目瞪口呆的白水河却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坐在宽厚的牦牛背上,看那湛蓝色的河水,蓝得那么纯粹,不含一丝杂质,在身边缓缓地从一级一级的石级上汩汩流下,声音清脆仿如天籁之音在耳边回响,以高大的雪山为背景,我不禁将这幅仿佛不在人世的美景载入我的相机,那一刻,真的陶醉了。
怀着被洗礼的心依依不舍地告别雪山的一切,虽然身体的劳乏尚未褪去,但内心因为面对过自然可敬畏的奇观,反而回复了单纯与安详。当我们在日常的庸碌中回顾心灵之旅上雪峰迎面而尘埃落定所给予内心的强烈荡涤;当我们面对山体为洁白所覆盖的桀骜不驯中但见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我们有的或许不只是臣服,还有心灵的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