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贵州:智胜画眉哥
(2012-04-21 21:47:08)
标签:
画眉笼苗族小伙抱跤以掌劈石智慧 |
分类: 野外生活 |
一九六五年夏末,新成立的303队首赴贵州零八三基地,从此拉开了在贵州长达十余年的勘探施工序幕。 第一个工程位于凯里洗马河边的八三零厂。安装好钻机,支起帐篷,钻机的轰鸣声常常引来人们围观。一日来了几位提着画眉鸟笼的苗族小伙,这几位搭眼一看就是游手好闲吊儿郎当之徒。
我们队上有一位师傅姓G,是我们分队的机长。G师傅当时三十出头年纪,个头不高,却长得敦厚魁实一身好力气。G师傅北京人,少时在北京天桥拜过师傅练过武艺。要论功夫,三、五个年轻人怕是近不了身,他平日里也爱跟我们这些小年轻较劲。我们常常是四、五个年轻人用一根木抬杠顶到他的肚子上,G师傅则双手插腰两脚叉开,气沉丹田肚子往前一挺,凭我们哥几个使出吃奶的劲也扛不住他这一挺。那几位苗族小伙见到G师傅,便提出要和G师傅比试比试。其实那几位苗族小伙都是些瘦猴猴身板,也不知人家是不是怀有什么绝技,竟敢和我们G师傅较劲。我们几个年轻的不知深浅,也想看看热闹,便竭力怂恿G师傅接招。
你们想比什么呀?G师傅语气温和细声细语操一口京腔不紧不慢地问道。
那几位说:抱腰!
怎么个抱法?
俩个苗族小伙做了一下示范。方法很简单,就是比试的两个人相互从后背抱住对方的腰部,双方掐好之后开始较力,双脚离地者为输家。
比试方法说好之后,G师傅并没和对方推举的小伙开“抱”,而是在工地边上转悠起来。只见他捡起巴掌大小的一块石头,然后扬起石头让那几个苗族小伙看了看,也不言语,我们也不知道他要干啥。这时只见G师傅往地上一蹲,左手持石,猛地挥起右手向石头劈去。手起掌落之处,那块石头竟断为两截!随后G师傅拾起段为两截的石块,让那几位苗族小伙过过目之后扔到了地上。看得出苗族小伙被G师傅的举动惊呆了。一个苗族小伙捡起G师傅扔到地上的石头反复看了看,用手试了试后直摇脑袋。那意思好像是在说,简直不可思议!到了这会儿,G师傅向苗族小伙招了招手:来吧!那几个苗族小伙吓得摆着手直向后退,提着画眉笼子跑了。
那几个苗族小伙走后,我也捡起那块石头看了看。这块石头得有三厘米厚,一巴掌就能把它砍断,那功夫也真是了得! G师傅的这一招让我们也感觉很惊呀。后来我好奇的问起G师傅,意思是想让师傅也给我教点真功夫。
G师傅说那天不和苗族小伙抱腰,是怕万一生起事端违反民族政策犯错误。要是直言说‘不!’显然被人家看不起,丢面子。所以用‘徒手断石’的功夫镇住了对方,从而避免和对方直接过招,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说到功夫,G师傅给我讲出了其中的奥妙。首先那块石头是挑的,不是随手捡的。‘你要弄一块挺厚实的石头,只有拿大锤才砸得开,什么功夫也不行。’G师傅接着说:‘砸的时候要先看好石头的节理走向,劈的方向要和节理平行。’‘手握石头也有窍道’‘石头的一端着地,另一端握在我手里,用的是杠杆力。’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不光得有功夫,更得有智慧,大智慧!一时间G师傅智胜画眉哥的故事传为佳话。
后记:
G师傅是我最为敬重的师傅,我也是G师傅的得意徒弟。工余,G师傅常常给我‘开小灶’,传授技术。70年代初期,G师傅升任水文地质队大队长(搁现在就是正处级干部),人称‘G大队’,但我从不称他的官衔,依然称他师傅。
1976年八月,G师傅在华县工地施工现场工作时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42岁。G师傅是一个实干家,人缘也好,英年早逝令大家痛心。为他送葬的那天,单位不管是哪个部门的人差不多都去了,很多人都落了泪。他在华县医专抢救的时候,我和他的家人一起从西安赶了过去,算是送了师傅最后一程。
队上的人讲起了他发病的原因:工地上两个工人用管钳卸大管箍,可能是因为管箍与管子间锈蚀了的原因,怎么也卸不动。看到这情景G师傅有些来气,上去把那俩人一手一个拨拉到一边去。然后挽起袖子抡开胳膊也不用工具,愣是徒手就把那管箍给卸掉了。之后就感觉有些头晕,便到大工具箱上去躺一下,这一躺就再也没起来。很显然他是因用力过猛而诱发了脑溢血。按当时的文件规定,在工作岗位上因病去世不能按工伤对待,但单位考虑到事发的具体情况,按照‘比照工伤’事故来处理后事,他的一儿一女得以安排在单位工作。
写下这篇文章算是我对G师傅的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