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城市印象之北京篇

(2009-11-16 09:25:42)
标签:

杂谈

中国城市印象之北京篇

教授:

      如你们所料,回来打开电脑,看到比我们跑得快得多的电子资讯,很是感慨,很是感激。同时,还看到你给我们发的照片(尤其是地球、太阳系那一辑),更是浮想联翩,难以名状。

      想来真是这样,美好的东西,理当珍惜,否则,稍纵即逝。你看,人和城市的关系就像黄豆和西瓜的关系,接下来,城市和国家,国家和地球,地球和太阳,太阳和牧夫座星,……依次都是黄豆和西瓜的关系,多么悬殊,多么脆弱。

      此番回家,感觉是那样的奇特——既像从前刚在山区回来去看你们,那么地熟悉;又像离开了很久,许多事情乍一看还有些陌生。

最熟悉的莫过于老友的一如既往的情愫和盛意,那从南到北一如既往的大建设、大塞车、布满灰霾的天空和咸鸭蛋黄般清冷的太阳……陌生的是那让人找不着北的高架路、匆忙得比跑还快的城市白领、过着很不错的物质生活却又怀揣不安的中青年人……

此趟我们急匆匆地走了几个大城市,熟悉和陌生交集的感觉大都如此。

当然,反差最强烈的当属北京。

北京还是那样——那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感觉的延伸——路在不断地“环”出去,楼在不断地叠起来,巷子里豪华轿车和破旧“三轮”委屈共卧,大街上城里人城外人艰难争食……当然,也有难得的最新印象。
     
首先是北京机场3号航站楼。就硬件而言(十一月一日那场雪,同样的地方给同样的城市现了丑),是我看到的设计最优美、建造最宏伟的机场大楼。

如果这还不够,那就去看看中国大歌剧院(尽管外观和地点争论颇多),现代感极强的造型、气势恢弘的空间布局、美轮美奂的灯光音响设计,加之世界顶级艺术家的顷力之作(我们此行观看了梅派传人演出的经典剧目《宇宙锋》)。现代化的建筑和高水平的演出,让人心旷神怡之余,很容易平添大国子民才有的那种自豪感。

异曲同工的视觉享受,居然在北京破旧的老城区也能找到。

来到鼓楼附近的南锣鼓巷(恰逢一年一度的南锣鼓巷文化节),经过多年修葺和经营的北京胡同,不仅让众多的草根市民,通过重拾老祖宗的活计得以谋生,还让世界(很多老外在此淘宝)通过胡同经济,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古老。同样的地方还有烟袋斜街,那一面面别具风格的小门脸,那一件件手工制作的小商品,那一串串透着中国红的小灯笼,那搭着老外兜风的三轮车队,那熙熙攘攘各式装扮的人群,……隔着秋风荡漾的后海和随风摇曳的垂柳,看着远处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真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眼前的是幻觉,亦或远望的是海市蜃楼。

矛盾,岂止在熟悉和陌生之间。

令人想往的现代化,让人津津乐道的老传统,哪个更代表着人类的方向?有人或许说,北京的胡同夹在高楼大厦中不是挺好的吗?这当然需要经历时间风雨的验证,但眼下让人无法看懂的是这样的“奇迹”:北京人——地道的北京人、外来的北京人、北京的外国人、“跑部钱进”的外省人,在北京城——相信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能集合如此多的反差如此强烈的元素:现代的建筑和古老的遗迹、堂皇的高楼深院和破旧的民宅、位高权重的大领导和维维诺诺的小官僚、一掷千金的富豪和命如纸薄的游民(主要是上访者),……在千多万的人口、百万计的车辆、拾数万买个厨房的房价、几乎没有蓝天的日子这样的城市里,是如何分别完成各自生存之道的摸索,和共同演绎和谐相处的发展篇章?

北京,真是现代中国社会最典型、最全面的代表。

尽管如此,广州也不乏让人称道的地方,尤其是你们的新居。看着窗外白云山、鹿湖的美景,感受着你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兴奋,分享着乔迁的喜悦和安居的快乐,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不管存在多少的问题和矛盾,社会进步是最基本的旋律。实在困难的时候,至少还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2009年11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