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外儿童绘本中的图书馆形象(二)
(2011-01-19 15:12:16)
标签:
转载 |
分类: 资源共享 |
其实,涉及图书馆的主题并非总是这么沉重,德国的弗朗齐斯卡·比尔曼的《吃书的狐狸》就以轻松幽默的口吻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爱书如命的狐狸的意外走红的故事,当然其中肯定会涉及到图书馆,这也是狐狸先生常去读书、吃书的场所,最后的主题仍然在为读者宣扬阅读的作用和收获。话说狐狸先生非常喜欢书,且喜欢书的方式与众不同:读后撒上盐和胡椒粉,一页一页地吃到肚子里去。因为这一爱好,狐狸先生搞得倾家荡产,于是想到一个好主意:跑到图书馆读书、借书,并拿回来吃书。可是好景不长,最终被人察觉,成为图书馆最不受欢迎的读者。于是,断了书粮的狐狸饥饿难忍,不得不铤而走险:抢劫。结果“没有任何抢劫经验”的狐狸终究落入了法网,被关进了监狱。对于狐狸先生来说,每天只有面包和水,看不到任何一本书,甚至连有文字的纸都看不到,这种针对狐狸先生的特殊惩罚,被认定应该是“中世纪最残酷的刑罚。”可不曾想,身处如此逆境的狐狸先生,竟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写小说,并由此成为了畅销书作家,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当然,吃书的爱好肯定是秉性难易,最终的童话般的结局却令人会心一笑。在这个故事中,“图书馆”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和舞台。而作者笔下的图书馆,也给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特别是针对狐狸先生这类超级大书虫来说,更是人间天堂了。且看书中的一些句子:
“但是,狐狸先生是谁呀?他可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早就盯上了一座房子,那里的书多的数也数不清,比他小时候最爱去的巷子里的‘好望角书店’多10倍、100倍,甚至是1000倍。
狐狸先生还没有走到房子跟前,就有一股诱人的浓浓书香飘进了他的鼻子里。
狐狸先生走进房子。啊,我的天!
像运动场一样宽敞的房间里,一眼望去全都是书,每个书架都满满当当的。
‘嗯!肯定好吃!肯定好吃!’狐狸先生不停滴吧嗒着嘴。而且,这里不用付钱就可以把书带走,简直像做梦一样。
从那以后,狐狸先生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他悄悄地品尝着每一本书的味道,闻一闻,舔一舔,偶尔还尝上几页,一旦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就全都塞进书包里,带回家慢慢吃。”
作者风趣、入微的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虫形象。其实我们细想,我们身边不是也有这样的狐狸先生吗?
接下来是图书馆员和一些读者发现书总是有残缺,甚至有些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管理员开始怀疑狐狸读者,因为印象中他从来只借书不还书。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在的图书馆实践工作中也常会碰到:书有破损,甚至丢书现象。可每次只借书不还书下次还能继续借倒有些不太现实。管理员开始暗中观察狐狸先生,终于目瞪口呆地见证了他吃书的全过程,图书馆的馆员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且值得我们思考:
“‘吃书贼!’管理员愤怒地大喊。
‘还不快把我们的书从你的臭嘴里吐出来!’”
看来管理员对“书贼”真是恨得咬牙切齿,人一发怒可能就不大注意自己的语言用词是否得当了。可后来的话也让我们对管理员的态度有些理解:
“‘你怎么可以这样糟蹋书?’管理员严厉地说。
‘从今天起,请你不要踏入图书馆半步!’
狐狸先生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家,他非常伤心,因为好日子就这样结束了。”
对图书馆的管理员来说,“吃书”行为是对书的一种亵渎,是“糟蹋书”,所以才对狐狸先生如此痛恨,并对其下了永远的禁令。可对于这本书的读者来说,估计很少有读者会对狐狸的“爱书至痴”并转成“吃”的行为反感的,反而从情感上倒是站在狐狸先生这方,含笑注视着这位超级大书虫。也许,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这样的“狐狸”在蠢蠢欲动?所以,很少有读者会去认真思考故事中图书馆员的反应和言辞是否得当。可偏巧碰到了我这样一个图书馆学专业的读者,也给我和所有图书馆的同仁们留下了一道思考题:假如你在工作中碰到了狐狸先生这类“爱书如痴至吃”的读者,你该如何应对?相信这个命题还是可以供诸位讨论和思考上一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