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严惩凶手复旦黄洋清华女生朱令365三峡在线杂谈 |
分类: 生活时评 |
严惩凶手:别让复旦黄洋的灵魂成为第二个冤屈的清华女生朱令(图)
作者:三峡在线
今天,国际上最大的新闻是“波士顿爆炸案”。国内最大的新闻就是“复旦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饮水机投毒身亡”。
三峡在线看到,15日复旦大学微博通报,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疑遭寝室饮水机投毒命危,同寝室友有投毒嫌疑被刑拘。16日,黄洋死亡。校方称两人并非同一专业,否认室友因妒忌其读博投毒传言。目前初步确定毒物为N-二甲基亚硝胺。
下面便是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先后发布的两条有关此事的博文:
4月15日 22:13复旦大学:非常痛心地向大家通告一则不幸消息。我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学校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请警方介入。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小编很揪心,生命脆弱得让人心痛,更揪心的是孩子父母。如果爱能稍稍挽回悲剧,让我们祈祷
4月16日 15:29复旦大学: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黄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当三峡在线看到这则爆炸性的新闻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19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离奇的“铊中毒”事件。1994年11月24日,多才多艺的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她曾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的清华大学的才女、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她的父母是高级工程师,在旁人眼中她将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如果不是“铊”,在同学眼里几近完美的朱令拥有的将是另一种人生:也许她正在海外求学,也许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司,或是早已为人妻母。如今,这位曾让无数人羡慕的才女,如今已是双眼近乎失明的中年女人,靠着父母不多的退休金维系着脆弱的生命。
19年来,对朱令中毒原因的争论与质疑从未停止过。1997年4月,朱令父母得知,警方传讯了朱令的同宿舍女生苏荟(化名),时至今日,苏荟仍被认定为“最大嫌疑人”。 三峡在线注意到,2006年1月13日,苏荟通过天涯网站发表声明,说“我是清白无辜的”,引发评论如潮,朱令铊中毒谜案再次掀起波澜。
1997年,在北大化学系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两个学生被人投毒,因为有朱令的前车之鉴,两人送往医院后,立刻使用普鲁士蓝,由于治疗及时得以很快痊愈。现在两人远在美国,中毒者陆晨光曾经来看过朱令,对朱令的父亲吴承之说:“感谢朱令,是她救了我的命。”
毫无疑问,今天复旦黄洋被投毒案与1994年清华大学朱令案如出一辙。但三峡在线希望最后的结果别再雷同。希望这次能找出真凶,严惩凶手。别让复旦研究生黄洋的灵魂成为第二个冤屈的清华女生朱令。谁是真凶?投毒的动机何在?毒从何来?这些都是我们等待的结果。
三峡在线看到报道中说:复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体弱多病,家里欠下了大笔钱。他选择学医,只是想照顾父母。受害人的父亲介绍说:儿子在寝室喝饮水机里的水时,曾感觉味道不对,还把机器里的水倒掉,清洗机器和水桶。他的师兄说,他是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一个优秀的年青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深表惋惜与哀悼!
悲凉的人性,过度的得失心,极端的攀比,毫无道德仁义礼义廉耻宽容慈悲,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变态心理呢?嫉妒心让人扭曲至此吗?学的知识本该救人,却被用来悄无声息的夺人性命。心术不正,都没有学会做人,再高的学历又有何用?
或许,复旦的研究生投毒案只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大学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如何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最大的对手就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和别人比,就是两把匕首,到头来害人害己。被害人黄洋离世,而朱令已重度残疾几近死亡。在利益面前人性的阴暗和残暴暴露无遗,让我触目惊心。
父母失去孩子,学校失去学生。和平年代,国内名校的学生,嫉妒心和人性的丧失,干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但愿此事警醒更多的人。希望这次的投毒案警方一定要找到真凶,不要再让凶手逍遥法外。
愿逝者安息!
我的更多文章:
|